[实用新型]带拱型结构的皮带传动滚筒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6051.2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7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陆元明;任建军;周华为;孟振军;邵建中;孟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锡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10 | 分类号: | E01C19/10;B65G23/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拱型 结构 皮带传动 滚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机构中的传动机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拱型结构的皮带传动滚筒。
背景技术
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中驱动装置驱动传动滚筒,传动滚筒通过摩擦力把动力传递给输送皮带,进而达到物料在输送皮带上运行、输送的目的。皮带与滚筒之间紧贴,摩擦为滑动摩擦力,筒体外表一般有光滑的钢制表面,或者在钢制表面带衬垫两种形式,主要功能在于有效防止输送皮带在运行过程中的皮带跑偏现象。
因皮带在运动过程中,皮带附着面与滚筒的外壁的同轴度有一定的变化,且受一般加工条件的影响,筒体2的宽度L大,筒体2外壁与筒轴3的同轴度也较大,这样就产生皮带1跑偏甚至脱离滚筒的现象。因此,运行可靠性较低,维修费用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带拱型结构的皮带传动滚筒,以提高滚筒的运行可靠性,降低维修费用。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带拱型结构的皮带传动滚筒,包括筒体及传动轴,在所述筒体的两端设置左端盖与右端盖,所述传动轴被安装于所述左端盖与右端盖的中央,其特征是:所述筒体的两个端部均设置一段向筒体的轴线收缩的收缩段,所述收缩段从筒体的中部向筒体的端部方向逐渐变小。
所述左端盖及右端盖与筒体的端面之间均缩进一段距离,在筒体的左右两端均形成一个凹陷部分。所述筒体的宽度为L,所述收缩段的宽度为l1,l1等于五分之一到七分之一L。所述筒体的外径为d2,所述收缩段的最小外径为d1,d2-d1=30~5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筒体的两端设置收缩段后,输送用的皮带在保持滑动摩擦力足够的情况下,减小了皮带与滚筒体的外壁的接触面,基本解决了皮带较大的跑偏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输送皮带,2、筒体,3、传动轴,4、右端盖,5、左端盖。
如图所示:所述带拱型结构的皮带传动滚筒,包括筒体2及传动轴3,在所述筒体2的两端设置左端盖5与右端盖4,所述传动轴2被安装于所述左端盖5与右端盖4的中央,所述筒体2的两个端部均设置一段向筒体2的轴线收缩的收缩段5,所述收缩段5从筒体2的中部向筒体2的端部方向逐渐变小。
所述左端盖5及右端盖4与筒体2的端面之间均缩进一段距离,在筒体2的左右两端均形成一个凹陷部分。所述筒体2的宽度为L,所述收缩段5的宽度为l1,l1等于五分之一到七分之一L。所述筒体2的外径为d2,所述收缩段5的最小外径为d1,d2-d1=30~50mm。
本实用新型的筒体结构简而言之为拱(梭)形结构,制造时,在确定了皮带输送物料的输送量等参数后,筒体2的直径d2即确定了,皮带1的宽度也同时确定,筒体2的总宽度为L,皮带1的宽度为l,设计时,应保证L-l有一定距离,使皮带1在运行过程中完全控制在不可避免的较小的偏移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跑偏的关键在于在筒体2的两端均设置了一段收缩段5,所述收缩段5的宽度为l1,一般设计考虑,l1≈1/6的L,且收缩段5的最小外径d1控制在d2-d1为30~50mm,其中d2为筒体2的外径。这样设计后,输送用的皮带1在保持滑动摩擦力足够的情况下,减小了皮带1与滚筒体2的外壁的接触面,基本解决了皮带1较大的跑偏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锡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锡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60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联合制碱氨耗的设备系统
- 下一篇:土工袋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