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炼混合机搅拌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2600.9 | 申请日: | 200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5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凯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查俊奎 |
地址: | 211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搅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炼混合机的搅拌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密炼混合机的搅拌轴如图所示,它包括两根平行且相对转动的第一转子1、第二转子2,沿轴向在第一转子1上各设置有螺旋形方向相反的波浪片13、14,沿轴向在第二转子2上各设置有螺旋形方向相反的波浪片23、44。第一、二转子相对转动时,在径向方向,第一转子的波浪片13、14并不与第二转子2上的波浪片23、44相叠合,也就是说,第一转子1、第二转子2实为单独转动而分别对物料(高分子材料与添加物之混合物)进行混炼搅拌,故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对混合物搅拌均匀,混炼时间长,生产效率低。这种搅拌轴也称之为相切型搅拌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混炼分子均匀度更高、缩短混炼周期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密炼混合机的搅拌轴。
本密炼混合机的搅拌轴包括两根平行的、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相对转动的转子,在两根转子的圆柱面上均有螺旋形凸棱,在两根转子两端处的圆柱面上均设置突台;两根转子相对转动时,一转子上的突台、螺旋形凸棱先后伸入另一转子上的螺旋形凸棱与突台之间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密炼混合机搅拌轴,有二根转子,为同步异向旋转的啮合型三棱体结构,是靠线速度差来达到混炼目的。本实用新型由于一转子上的突台、螺旋形凸棱先后伸入另一转子上的螺旋形凸棱与突台之间的间隙,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轴也称之为啮合型搅拌轴,本实用新型搅拌轴的螺旋形凸棱相对于现有转子上的波浪片,在周向上具有宽阔的螺旋型棱面,宽阔棱面的平面剪切与混炼室壁的剪切率变得平均;宽阔棱面可防止热点出现,降低磨损,可延长大修周期;宽阔棱面可使聚合物在混炼室内壁形成一薄层,有利于散热、导热、增加胶料的均匀性和胶料内各部分的粘度、塑性的均匀性;冷却(加热)面积与胶料的接触面积均比现有的相切型搅拌轴增大约50%。由于转子凸棱外直径和凸棱根部(转子圆柱面)直径不同,因而在旋转时形成不同的圆周速度,产生速比和速度梯度,从而形成高剪切分散混炼(其炼胶功能类似胶料通过开炼机辊距)。由于上述几点可使混炼分子均匀度更高,在同样容积、功率消耗下加快转速以缩短混炼周期时间,亦即在最短时间内输入最大能量,而又不使胶料超过临界温度,因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可使一般的两段混炼改为一段混炼,在与相切型密炼混合机同样容积速度下可提高产量30%。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缩短混炼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它特别适用于橡胶与塑料的共混、胶料与短纤维填充物的混炼和热敏感橡胶的塑炼、混炼。
作为对上述搅拌轴的进一步改进,两根转子的表面均焊接有呈鱼鳞状的镍基合金钢层.搅拌轴表面焊镍基合金钢,焊后呈鱼粼状,比硬镀铬耐磨了5倍以上且耐腐,增强了对物料的混炼效果,缩短混炼时间,节能.普通的搅拌轴为了耐磨,通常对搅拌轴表面进行渗碳处理,或者对搅拌轴进行淬火等热处理,工艺复杂.为了增加搅拌轴对物料的摩擦力,通常需要对搅拌轴表面要加工成凹凸状,加工成凹凸状的方法一般是电火花加工,效率低、成本高.本改进,通过对转子的表面焊接镍基合金钢层,因为是焊接,所以焊接后的表面自然呈凹凸不平的鱼鳞状,同时,镍基合金钢比硬镀铬耐磨.本改进相对于的方法,简单易行,又具有突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密炼混合机搅拌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轴示意图。
图3是一根搅拌轴的示意图(去掉镍基合金钢层)。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右视图。
图6是一根搅拌轴的立体图(去掉镍基合金钢层)。
图7是一根搅拌轴的立体图。
图8是镍基合金钢层与搅拌轴的平面图。
图9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密炼混合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密炼混合机搅拌轴,包括两根平行的、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相对转动的第一转子1、第二转子2,在第一转子的圆柱面上有螺旋形凸棱13,在第一转子两端处的圆柱面上各设置突台14;在第一转子的圆柱面上有螺旋形凸棱23,在第二转子两端处的圆柱面上各设置突台24。第一转子1、第二转子2相对转动时,第一转子上的突台14、螺旋形凸棱13先后伸入第二转子上的螺旋形凸棱23与突台24之间的间隙;第二转子上的突台24、螺旋形凸棱23先后伸入第一转子上的螺旋形凸棱13与突台14之间的间隙。第一转子、第二转子的表面均通过气焊焊接有呈鱼鳞状的镍基合金钢层15、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凯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凯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26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碎定子齿圈
- 下一篇:混凝土输送泵的S管密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