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艾灸治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9272.7 | 申请日: | 200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419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沈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忱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艾灸 治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治疗装置,特别属于便携式艾灸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营养保健。而艾灸就是燃烧艾草熏烤穴位,人们用来防病保健。孟子曾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就是说,七年的顽疾,要找放了三年的艾草来治疗。古代民间认为艾叶燃烧产生的烟有防病、避邪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对艾叶的研究和应用更全面深入。有报道艾叶发出的烟气有抑菌杀菌、抗病毒的作用,能抑制细菌和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所以能避免细菌和病毒入侵呼吸道,起到预防流行性疾病的作用。在化学成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除了含挥发油以外,还含有鞣质、黄酮、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其中艾叶油具有平喘、祛痰、镇咳、抗菌、抗过敏、镇静等多种药理活性。现代研究证实:艾绒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中有一种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最多达10毫米,而且,艾灸对穴位要求也不严格,哪疼灸哪即可。但人们通常只能在医院里进行艾灸,严重限制了艾灸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使人在家庭、工作单位、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的便携式艾灸治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便携式艾灸治疗装置,包括上下两端开口的箱体、固定在箱体下部内侧的隔热网、位于箱体顶部的顶盖、隔热网上设有一个以上的艾灸环、箱体的上部设有若干个通风孔,所述的顶盖与箱体为活动连接。
为增强对艾灸所产生的红外线的反射功能,使艾灸治疗装置的效果更好,还可在顶盖朝向隔热网的一侧设置有铝片。
为了使艾灸治疗装置便于在全身使用,还可在箱体的一侧或相对的二侧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宜于使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盖的剖视图。
如图1、2所示:1为箱体、2为灸炎环、3为隔离网、4为把手、5为顶盖、6为透气孔、7为铝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的便携式艾灸治疗装置,包括上下两端开口的箱体1、固定在箱体1下部内侧的隔热网3、位于箱体1顶部的顶盖5、隔热网3上设有一个以上的艾灸环2、箱体1的上部设有若干个通风孔6,所述的顶盖5与箱体1为活动连接。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除在顶盖5朝向隔热网3的一侧设置有铝片7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除在箱体1的一侧设有把手4外,其余与实施例2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把从药店里买来的艾叶捣碎后,再用筛子反复筛,以便将艾草里杂质去掉,就形成了艾绒,将艾绒捻成柱状放到姜片上,在姜片上用针扎几个眼,就是隔姜灸,在对准人体穴位的灸炎环2中放入隔姜艾,点燃隔姜灸,盖好顶盖5,通过调节透气孔6的数量及大小,即可调节艾灸的温度。生姜本身有温中祛寒的作用,灸法则可温经通络,隔姜灸疗法对虚寒性体质者可以扶助人体的阳气,纠正虚寒体质,从而达到保健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忱,未经沈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92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元件的制造方法及其封装结构
- 下一篇:选择性保护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