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宽频λ/4单导体射频避雷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8801.1 | 申请日: | 200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780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华;王建国;张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吴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00 | 分类号: | H01P1/00;H01P1/219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513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频 导体 射频 避雷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雷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宽频λ/4单导体射频避雷器,属于新型射频微波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避雷器的种类基本上分三大类型:一是电源避雷器,按电压的不同,分220V的单相电源避雷器和380V的三相电源避雷器;二是信号型避雷器,多数用于计算机网络上;三是天馈线避雷器,它适用于通信发射机天线系统和接收无线电信号设备系统中。本产品属于天馈线避雷器。
天馈线避雷器目前国内外产品有“气体放电管型避雷器”和“λ/4型避雷器”,在国外,该类型的避雷器技术水平比较高,研发历史长,发展也很快,其驻波比系数低(≤1.20);交调较低(≤-150dBc);工作频率连续为通频,频带较宽0.8GHz~2.5GHz;但外形尺寸大。国内各生产商正向着国际先进水平发展,国内同类型产品厂家一方面在努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努力在产品技术上创新;另一方面努力与国外厂家争夺市场份额,其发展速度也非常快;但其驻波比系数高(≤1.25)、交调指标较高(≤-150dBc)、工作频率连续为通频,频带较窄0.8GHz~2.2GHz、外形尺寸大。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整机设备对射频同轴避雷器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其主要特点是:宽频带、低驻波、小型化、多功能、高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工作频率拓宽、驻波比系数低、体积小、价格低的宽频λ/4单导体射频避雷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宽频λ/4单导体射频避雷器,包含本体、后端主体、内导体A、内导体B、绝缘子、顶针;所述本体中空,所述后端主体中心线垂直于本体的中空的中心线,且活动连接,所述后端主体中空,所述本体中空与后端主体中空连通;所述内导体A设置在本体中空内,通过绝缘子与本体内壁绝缘;内导体B设置在后端主体中空内;所述内导体A、内导体B互相垂直、内导体B的一端与内导体A固定;所述内导体B中间部分设置成弹簧状,所述顶针设置在内导体B的另一端与后端主体端面之间,且中心与后端中空中心同轴,通过调节后端主体与本体间的位置,可以压紧内导体B。
优先的,所述内导体A是一体设置的,通过绝缘子固定在本体中空中;
优先的,所述内导体A的一端还设置有插孔。
优先的,所述本体上,与内导体A没有插孔的同方向的一端设置有螺套。
优选的,所述本体上,相对后端主体设置有一螺钉。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宽频λ/4单导体射频避雷器的各部件尽可能为一体化设计,以降低接触非线性;对弹性内外导体最大限度地缩短弹性接触件的接触力臂,其设计目的同上述-保证接触压力,以降低接触非线性;对其主要材料制定出检验标准,控制材料磁性元素的含量,以降低铁磁非线性;其电镀层保证致密度,并防止在生产过程的污染,以降低铁磁非线性。
可以达到的技术水平:工作频率由原来的0.8~2.2G,拓宽到0.8~2.8G,加宽0.6G,超过国际水平;驻波比系数由原来的1.25降低到1.1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交调指标由原来的-150降低到-16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它广泛应用于GMS、CDMA、WCDMA、CDMA2000、TD-SCDMA、GPS、PHS、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地面站、卫星数据通信地面站等基站及微波通讯系统和移动通信领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现有避雷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宽频λ/4单导体射频避雷器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导体B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宽频λ/4单导体射频避雷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宽频λ/4单导体射频避雷器的等效电路图。
其中:1、主体;2、外壳A;3、后端主体;4、内导体A;5、绝缘子;6、顶针;7、插孔;8、螺钉;9、封盖1;10、封盖2;11、内导体B;12、衬套;13、螺套;21、主体;22、外壳A;23、外壳B;24、后端主体;25、内导体A;26、绝缘子;27、插孔;28、内导体B;29、顶针;30、螺钉;31、螺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吴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吴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88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触式调光开关
- 下一篇:一种带有多侧电极的火花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