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附壁风筒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8791.1 | 申请日: | 200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49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周福宝;张云峰;刘应科;张仁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04 | 分类号: | E21F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惠芬 |
地址: | 221116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附壁风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附壁风筒,尤其适用于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的压入式通风系统,提高除尘系统的除尘效率。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粉尘产生量大,既危害了矿工的身心健康,又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在采用长压短抽通风系统的掘进工作面利用附壁风筒的附壁效应使新鲜风流低速吹向工作面抑制粉尘飞扬,在工作面附近形成空气帷幕阻止工作面含尘气流向外扩散,并有效吹散积聚瓦斯。长压短抽通风系统相对压入式通风增加了一台抽出式局扇和一趟刚性或带刚性骨架的风筒,管理困难,安全生较差。现有附壁风筒只能与长压短抽通风系统配合使用,且大多为铁皮制作,加工复杂,携带不方便,安装维护麻烦,风流风量不能自主调节,柔生的附壁风筒需要的附加装置多,安装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与压入式通风系统配合使用的、携带方便、安装拆卸、风流导向及风量分配控制简便、安全可靠的柔性附壁风筒。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附壁风筒,包括柔性筒体,挂钩,所述柔性筒体的前端设有可更换的锥状风筒,柔生筒体两侧壁上设有柔生条状导风管,柔生条状导风管与柔性筒体成螺旋状布置,柔生条状导风管一端与筒壁出风口相连,另一端出风口向前开启;所述的筒体长度为2~5m。
本实用新型的柔生附壁风筒,筒体为阻燃、抗静电的柔性风筒,条状导风管通过筒壁出风口与筒体相连,筒体前端安装锥状风筒,风筒长度小,特别适用于煤矿井下采用压入式通风系统并配备泡沫或喷雾除尘系统的掘进工作面,将新鲜风流低速吹向工作面抑制粉尘飞扬并有效防止瓦斯积聚。其风筒结构简单,携带储藏方便,安装拆卸、风流导向及风量分配控制简便,安全可靠,持久耐用,可用旧风筒改造,成本低,在巷道掘进工作面通风除尘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中:筒体-1,条状导风管-2,挂钩-3,锥状风筒-4,出风口-5,筒壁出风口-6。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筒体1的前端连接有可更换的锥状风筒4,筒体1的顶部间隔设有多个便于悬挂的挂钩3,风筒1的长度2~5m,其两侧设有条状导风管2,图2所示。条状导风管2的一端与筒壁出风口6缝合连接,并使其以一定角度缝合固定在筒体1的侧面。工作时,将筒体1连接压入式风筒,并利用挂钩3吊挂固定柔生附壁风筒。压入式风筒的风流一部分从锥状风筒4以射流方式从条状导风管出风口5吹向工作面,另一部分风流通过条状导风管2螺旋向前吹出,形成附壁效应。筒体前端连接不同直径开口的锥状风筒4,可按实际需要调节风量分配,即风量分配通过调节锥状风筒4的吹风口直径的大小调节。从柔生附壁风筒吹出的风流速度低、影响范围大,能有效防止瓦斯积聚,抑制粉尘飞扬,并在工作面附近形成空气帷幕阻止工作面含尘气流向外扩散,为井下掘进机司机提供清洁的空气环境,大幅度提高了泡沫或喷雾除尘系统的除尘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87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事件顺序信号输出装置
- 下一篇:机床床身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