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滤波器高效防泄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8145.5 | 申请日: | 200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54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庄昆杰;陈天佑;郑德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光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7 | 分类号: | H01P1/207;H01P1/2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牛莉莉 |
地址: | 362000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江南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波器 高效 泄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通信领域中应用的微波滤波器,特别是一种滤波器高效防泄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中的挤压式多腔滤波器,在电磁场能量的防泄漏处理方面通常采用在滤波器前后端加盖板的方式实现,具体地说是在滤波器主体的前后端和盖板上加工对应的螺孔,盖板与滤波器主体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的工艺简单,易于实现,而且其防泄漏效果也较好。这种固定方式必须在滤波器主体的前后端面进行钻孔、攻丝,对于独立的滤波器而言,没有任何的加工难度。
而今,射频子系统的一体化已成为无线微波通信领域的发展趋势之一,并且各子系统都向小型化、微型化发展,而滤波器(无源子系统)作为一体化结构中的一部分,其体积更小、结构更紧凑,甚至与其他部件结合为一体,这大大提高了射频子系统的一体化程度,提高了设备的各种性能,并且由于一体化结构的设计,其制造成本也大大的降低。这种一体化的结构需要精密的加工精度,就一体化结构中的滤波器电磁场能量防泄漏处理而言,由于设备的整体结构紧凑,滤波器端部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距离往往只有一、两个厘米,甚至滤波器底板与机箱主体共用一块铝板,因此无法在滤波器的端面进行钻孔、攻丝,这样传统的工艺就无法将盖板与滤波器主体进行固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滤波器高效防泄漏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滤波器高效防泄漏装置,组成包括一块与滤波器端面对应的盖板,其特征是所述的盖板上具有可嵌入滤波器矩形腔的扼流圈嵌块,所述扼流圈嵌块的上、下端面具有螺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高效防泄漏装置的盖板上具有与滤波器矩形腔对应的扼流圈嵌块,当盖板盖上滤波器端面后,扼流圈嵌块嵌入了滤波器的矩形腔,使得扼流圈嵌块与矩形腔之间几乎不存在间隙,这大大降低了电磁场能量泄露的可能,并且扼流圈嵌块的设计增加了电磁场能量逃逸的路径长度,进一步降低了电磁场能量泄露的可能,加之盖板与滤波器主体端面的配合,确保了滤波器电磁场能量的不泄露。扼流圈嵌块上、下端面螺孔用以固定盖板,具体地说,滤波器上、下底板上开设有与扼流圈嵌块端面螺孔对应的螺孔,通过螺钉将扼流图嵌块与滤波器主体上、下底板固定,从而实现了盖板固定,这种固定方式不需要在滤波器端面打螺孔,很好的解决了由于空间因素造成的盖板无法安装问题,而且其加工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可见本实用新型高效防泄漏装置完全适用于射频子系统一体化结构中滤波器的防泄漏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滤波器高效防泄漏装置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滤波器高效防泄漏装置俯视图。
图3为安装有本防泄漏装置的滤波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给出的例子。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滤波器高效防泄漏装置2,组成包括一块与滤波器端面对应的盖板21,盖板21上具有可嵌入滤波器矩形腔的扼流圈嵌块22,扼流圈嵌块22的上、下端面具有螺孔23。
扼流圈嵌块22的尺寸略小于滤波器矩形腔的尺寸,满足刚好嵌入对应的滤波器矩形腔。
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滤波器输入接口4、输出接口5端的扼流圈嵌块6、7的尺寸略小于输入、输出接口端的单个滤波器矩形腔尺寸,满足刚好嵌入对应的单个滤波器矩形腔,其余扼流圈嵌块的尺寸略小于集中式耦合处两个相邻矩形腔的尺寸,满足刚好嵌入对应的两个滤波器矩形腔。图3中1为滤波器主体,3谐振腔、31谐振柱,其余标号同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光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光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81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