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大规格电永磁吸盘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6901.0 | 申请日: | 200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623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德;王玉正;韩新强;许峰;查文杰;钱尧生;王猛;宋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无锡建华机床附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0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规格 永磁 吸盘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复合立式圆台磨床夹具,具体为一种改进型大规格电永磁吸盘。
(二)背景技术
现有大型复合立式圆台磨床所用的吸盘,通常为电磁吸盘吸持工件然后对工件进行磨削加工,其存在以下缺陷:安全性不高,电磁吸盘需持续通直流电才能产生磁力,一旦掉电,工件易飞出;精度不高,电磁吸盘工作时线圈因持续通电而产生热量,致使工作台面由于温升而产生变形,不适用于高精度磨削加工;经济性不强,电磁吸盘工作时持续通电,耗电量相对比较大,经济性差。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大规格电永磁吸盘,其安全性高、精度高、经济性强。
其包括圆形盘体、底座、导磁垫块、磁极、电刷系统,所述圆形盘体支承于所述底座,所述圆形盘体圆心位置安装有电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盘体上均布有扇形导磁单元,所述导磁单元包括可逆磁钢、励磁线圈、扇形磁极,所述可逆磁钢、励磁线圈沿圆形盘体径向排布构成一个导磁结构,所述导磁结构支承于所述扇形盘体,所述扇形磁极支承于导磁结构,所述导磁垫块压装于所述扇形磁极上端面。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电刷系统具体为径向接触式回转型电刷系统,所述电刷系统上部压装有防水端盖,所述电刷系统底部通过定位轴连接所述底座,所述底座具体为箱体式铸铁件底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中,由于所述圆形盘体上均布有扇形导磁单元,所述导磁单元包括可逆磁钢、励磁线圈、扇形磁极,所述可逆磁钢、励磁线圈沿圆形盘体径向排布构成一个导磁结构,所述导磁结构支承于所述扇形盘体,所述扇形磁极支承于导磁结构,所述导磁垫块压装于所述扇形磁极上端面;其充磁操作时,励磁线圈内通入短时间的脉冲直流电,由此产生强磁场将线圈所包围的可逆磁钢饱和磁化,此时可逆磁钢就成为强磁源,通过磁极将磁力导至导磁垫块上,进而吸持工件进行加工;其去磁操作时,励磁线圈内就通入逐步衰减的交流电,由此产生的衰变电磁场可将线圈所包围的可逆磁钢消磁,并且这种衰变电磁场可对吸盘所吸持的工件去剩磁。其在加工过程中不需要用电,故即使在加工过程中突然掉电,吸盘表面也不会失去磁性,保证加工过程的安全性,其安全性高;因为其在加工过程中不需通电,所以不存在吸盘内部发热的问题,能较好的解决热变形的问题,保证高精度磨削,其精度高;由于吸盘工作过程中基本不消耗电能,节约成本,故其经济性强。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的俯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圆形盘体1、底座2、导磁垫块6、磁极5、电刷系统8,圆形盘体1支承于底座2,圆形盘体1圆心位置安装有电刷系统8,圆形盘体1上均布有扇形导磁单元,导磁单元包括可逆磁钢3、励磁线圈4、扇形磁极5,可逆磁钢3、励磁线圈4沿圆形盘体1径向排布构成一个导磁结构,导磁结构支承于扇形盘体1,扇形磁极5支承于导磁结构,导磁垫块6压装于扇形磁极5上端面。电刷系统8具体为径向接触式回转型电刷系统,其结构属现有技术。电刷系统8上部压装有防水端盖7,电刷系统8底部通过定位轴9连接底座2,底座2具体为箱体式铸铁件底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无锡建华机床附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无锡建华机床附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6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