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夜间会车灯光自动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4428.2 | 申请日: | 2009-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7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红炜 |
主分类号: | B60Q1/08 | 分类号: | B60Q1/08;B60Q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3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夜间 会车 灯光 自动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传感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机动车夜间会车时的远光和近光自动转换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夜间行车时,机动车通常打开的都是远光灯,当两车相会时,应在一定的距离范围都要把远光灯调至近光灯,避免司机在强灯光照射下看不清前方路况而引发交通事故。然而到目前为止,远近光车灯的转换大都是依靠司机临场手动操作,时常出现互不转换或其中一方没有转换的情况。尽管近期也有一些远近光灯光自动转换控制器出现,但都因为其性能不可靠或灵敏度不高等缺陷而未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灵敏度高,性能可靠的机动车夜间会车灯光自动控制器。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动车夜间会车灯光自动控制器,由红外探头盒、时基电路板、远光灯控制继电器、近光灯控制继电器组成,所述红外探头盒安装在机动车的前端,它由一对相互匹配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组成,红外发射器或接收器上的红外管通过一套电阻门限电路与电源负极连接,控制继电器的公共触端与电源正极连接,红外发射器的输出端与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晶体管的发射级与时基电路输入端连接,时基电路输出端与灯光控制继电器连接,灯光控制继电器的常开端口与近光灯连接,常闭端口与远光灯连接。
会车时,红外接射器接收到对方车辆发出红外信号,该信号被送入时基电路,经延时处理后输入到控制继电器上,继电器的常闭端打开,远光灯熄灭,同时,继电器的常开端闭合,近光灯打开;会车结束后,红外接收信号消失,时基电路延时1/4ms,车灯又恢复到初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灯光控制器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抗干扰性能强,体积小,易于安装,制造成本也比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整体电路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发射器电路图。
图中:1.发射器,2.接收器,3.信号放大电路,4.信号译码电路,5.电路板,6.时基电路,7.控制前大灯远近光继电器,8.时基电路清零继电器,9.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灯光控制器主要由发射器1、接收器2、信号放大电路3、信号译码电路4、电路板5、时基电路6、控制前大灯远近光继电器7、时基电路清零继电器8、电源9组成。发射器1与接收器2成对组装在一起,接收器2、信号放大电路3、信号译码电路4、电路板5、时基电路6、控制前大灯远近光继电器7、时基电路清零继电器8、电源9按一定的电子逻辑关系安装在电路板5上,其中接收器2输出端与信号放大电路3输入端相连接,信号放大电路3与信号译码电路4的DIN端连接,经信号译码电路4处理后的信号通过晶体管和时基电路6、控制前大灯远近光继电器7相连接,时基电路6的常闭端与控制前大灯远近光继电器7的常闭端相连接,控制前大灯远近光继电器7的常闭端又与前大灯的远光灯相连接,时基电路6的常开端与控制前大灯远近光继电器7的常开端相连接,控制前大灯远近光继电器7的常开端又与前大灯的近光灯相连接。
当两车相会时,汽车接收到对方车辆的信号后,信号放大电路3输出的信号通过信号译码电路4的解码后使时基电路6的常闭端与控制前大灯远近光继电器7的常闭端打开,使时基电路6的常开端与控制前大灯远近光继电器7的常闭端闭合,从而使近光灯7照亮;当两车车头错过的一瞬间,红外接收信号消失,时基电路6延时1/4ms,车灯又恢复到初始状态。时基电路清零继电器8使时基电路6初始化,从而达到安全会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红炜,未经杨红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44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