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炉煤气管线防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4139.2 | 申请日: | 200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8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韩新明;孙标;郑秀萍;叶长青;王瑞真;熊海;张化宾;王斗;唐效国;陈琳琳;赵正平;董晓春;毛若明;黄利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3/12 | 分类号: | F17D3/12;F17D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煤气 管线 防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气管线防腐设备,特别是一种高炉煤气管线防腐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铁厂高炉煤气都是通过其管网被送到轧钢厂、电厂、烧结等使用单位,这样就生成了庞大的高炉煤气输送管网。由于高炉煤气中除了带有部分水蒸气之外,同时还含有较多种类的酸性气体,这些介质与煤气管线内壁接触,极容易产生化学、电化学及应力腐蚀,这些都对钢铁厂的生产造成了安全隐患和障碍。由于煤气成分复杂含有腐蚀成分,在管道输送过程中温度逐渐下降,煤气中所含水蒸汽会逐渐凝结成水膜,附着到管壁上,煤气中的腐蚀介质在水膜中富集形成高浓度的腐蚀溶液,给管道带来较强的化学腐蚀,加上高流速煤气中粉尘的物理冲刷作用,煤气管道受到较强的腐蚀,主要表现在补偿器的腐蚀和管线的腐蚀,补偿器经常发生泄漏开裂,管线经过测厚,8mm的管道,测得最薄的地方加上灰垢为6.5mm可能还有更薄的地方没有测到、还有管线上的阀门、减压阀等部件由于腐蚀无法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煤气管线防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高炉煤气管线防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装有缓蚀剂的储药罐,储药罐的出口通过单向阀连接有计量泵,计量泵通过球阀连接有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是,所述的管路上连接有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的高炉煤气管线防腐装置,现场使用方式是通过管路和煤气主管网连接,计量泵连续加注,缓蚀剂在通入高炉煤气管线,无论是气态还是分散于水成液态,只要其与金属接触,都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牢固致密的一端亲金属,另一端疏水的保护膜,能阻止煤气中的酸性介质和微小颗粒对管线上下内壁的腐蚀和冲刷,对高炉煤气管道的腐蚀情况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炉煤气管线防腐装置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发明人给出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高炉煤气管线防腐装置,是根据煤气管线防腐的特点专门研制开发的,要求在运行煤气管道内壁不洁净的情况下,防腐装置能够提供缓蚀剂,该装置包括装有缓蚀剂的储药罐1,储药罐1的出口通过单向阀2连接有计量泵3,计量泵3通过球阀5连接有雾化器6,管路上连接有压力表4,现场使用方式是通过管路和煤气主管网连接,采用计量泵3连续加注,缓蚀剂在雾化器6的作用下,通入高炉煤气管线7,在缓蚀剂雾状情况下实现气化与煤气的完全混合.混合后的缓蚀剂在高炉煤气管线7内,无论是气态还是分散于水成液态,只要其与金属接触,都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牢固致密的一端亲金属,另一端疏水的保护膜,能阻止煤气中的酸性介质和微小颗粒对管线上下内壁的腐蚀和冲刷;另一方面,由于它能利用煤气的余热余压在煤气中瞬间气化和混合均匀,因此可通过某一个固定加药点利用煤气携带功能实现在管线内壁上长距离成膜,以达到长距离、长周期减缓腐蚀的目的.
实施例1:
将缓蚀剂加到加储药罐1,通过为计量泵3加压后进入雾化器6,然后缓蚀剂以雾化的形式打入高炉煤气管线中,缓蚀剂与煤气在高炉煤气管线瞬间气化和混合均匀。混合后的缓蚀剂在高炉煤气管线内,无论是气态还是分散于水成液态,只要其与金属接触,都能在其表面形成一层牢固致密的一端亲金属,另一端疏水的保护膜。能实现在管线内壁上长距离成膜,以达到长距离、长周期减缓腐蚀的目的。
缓蚀剂可以选择现有的常规的如环烷酸咪唑啉系列的缓蚀剂,也可以选择各种阻垢剂,或TRT专用阻垢剂,只要能够与金属接触,在其表面形成一层牢固致密的一端亲金属,另一端疏水的保护膜。能实现在管线内壁上长距离成膜,以达到长距离、长周期减缓腐蚀的目的。
在常规的煤气管线上也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高炉煤气管线防腐装置,利用煤气携带功能实现在管线内壁上长距离成膜,以达到长距离、长周期减缓腐蚀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41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压密注浆的注浆头
- 下一篇:吊扇风叶与叶架快速固定连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