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秸秆疏解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2678.2 | 申请日: | 2009-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6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宋孝周;刘冬梅;郭康权;陈达;王浩;薛子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N1/00 | 分类号: | B27N1/00;B27L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西安市杨凌***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疏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造板原料的疏解装置,属于人造板机械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秸秆重组材原料的疏解设备。
背景技术
秸秆重组材是一种新型的人造板材,它是在基本不破坏秸秆纵向强度的条件下,将秸秆疏解成纵向不断裂、横向交错相连的网状秸秆束,经干燥、施胶、组坯及热压等工序制成。秸秆重组材不同于秸秆刨花板和纤维板,其原料没有被破碎或加工成纤维,只是将原料解离到能重新组合为新产品所要求的适当程度即可,即不打乱纤维的排列方向,保留材料的基本特性,因而较大程度的提高了板材强度性能。
原料的疏解工艺是制造秸秆重组材的关键工序,秸秆通过疏解设备后的效果和外观形态对重组材性能影响显著,由于秸秆重组材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目前,将秸秆疏解成网状秸秆束的方法有扭转、碾压、捶打、冲击、刺穿等方式,所用设备比较简单,秸秆需要多次加工才可形成网状秸秆束,生产效率低,不仅秸秆纤维破坏比较严重,产生碎料多,而且秸秆束分离不均匀,厚度偏差较大,对秸秆重组材的性能影响较大,本专利将公开一种新型的秸秆疏解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设备的问题和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秸秆重组材原料的疏解设备,将原来单独的扭转、碾压、刺穿等疏解方式结合起来,使秸秆一次通过该设备即可形成纵向不断裂、横向交错相连的网状秸秆束,有效解决了秸秆的疏解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通过设置压辊、粗疏解辊、细疏解辊完成的,其特征是:该设备由机架(1)、电动机(2)、传动机构、压辊(3、4)、粗疏解辊(5、6)、细疏解辊(7、8)、接料板(9)组成,压辊(3、4)、粗疏解辊(5、6)、细疏解辊(7、8)分别通过各自的轴承座固定在机架(1)上,压辊(3、4)为浮动式,电动机(2)通过小带轮(13)、皮带(12)、大带轮(14)将动力传递给上压辊(3),上压辊(3)和下压辊(4)之间通过齿轮(10、11)传动传递动力,上压辊(3)通过链轮带动上粗疏解辊(5),上粗疏解辊(5)通过链轮带动上细疏解辊(7),下压辊(4)通过链轮带动下粗疏解辊(6),下粗疏解辊(6)通过链轮带动下细疏解辊(8)。
所述的秸秆疏解机,其特征是压辊(3、4)、粗疏解辊(5、6)和细疏解辊(7、8)的直径在180~250mm之间,宽度在350~450mm之间。
所述的秸秆疏解机,其特征是小齿轮(10)和大齿轮(11)的齿数之比为1∶1.51。
所述的秸秆疏解机,其特征是上压辊(3)与上粗疏解辊(5)、上粗疏解辊(5)与上细疏解辊(7)、下压辊(4)与下粗疏解辊(6)、下粗疏解辊(6)与下细疏解辊(8)之间均采用滚子链传动,传动比均为1。
所述的秸秆疏解机,其特征是小带轮(13)和大带轮(14)之间的传动比为3.23。
与现有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1)结构紧凑、造价低、生产效率高、疏解效果好。
(2)设备适应范围广,可用于玉米秆、棉秆、豆秆、辣椒秆、烟秆、向日葵秆等的疏解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秸秆疏解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秸秆疏解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图例标记分别表示的意义如下:
1——机架,2——电动机,3——上压辊,4——下压辊,
5—上粗疏解辊,6—下粗疏解辊,7—上细疏解辊,8—下细疏解辊,
9——接料板,10——小齿轮,11——大齿轮,12——皮带,
13——小带轮,14——大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具体的实施例。
在机架(1)上分别通过轴承座固定压辊(3、4)、粗疏解滚(5、6)、细疏解辊(7、8),电动机(2)通过小带轮(13)、皮带(12)、大带轮(14)将动力传递给上压辊(3),上压辊(3)和下压辊(4)之间通过齿轮(10、11)传动传递动力,上压辊(3)通过链轮带动上粗疏解辊(5),上粗疏解辊(5)通过链轮带动上细疏解辊(7),下压辊(4)通过链轮带动下粗疏解辊(6),下粗疏解辊(6)通过链轮带动下细疏解辊(8)。压辊(3、4)将秸秆碾压、剥刮,粗疏解辊(5、6)将压劈的秸秆刺穿、撕裂并保持粘连,细疏解辊(7、8)进一步精细疏解,保证秸秆束尺寸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可通过改变压辊(3、4)、粗疏解辊(5、6)、细疏解辊(7、8)的幅宽来适应不同的作业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26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挂钩的公交车扶手
- 下一篇:一种楠竹自动开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