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架空线路检修用短路接地安全挂钩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1856.X | 申请日: | 2009-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01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屈晓冰;盛晓民;张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屈晓冰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H02G7/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慈源有限责任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710075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架空 线路 检修 短路 接地 安全 挂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系统架空线路停电检修安全工具,特别是关于一种电力架空线路检修用短路接地安全挂钩。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力系统配电网架空线停电检修时,所用短路接地挂钩由绝缘操作杆、挂钩和接地铜线组成,绝缘操作杆和挂钩在一条直线连接,接地铜线用螺丝连接在挂钩尾部。检修时将挂钩勾挂在架空线上,操作杆和接地铜线在重力作用下紧贴垂直于地面,操作时接地铜线和人身容易接触,不符合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第61条“挂接地时,……人体不得碰触接地线”之规定。其次,目前配电网越来越多的采用绝缘线,接地铜线只能装于验电接地环上,由于验电接地环一般离电杆较远,挂接地铜线时,操作人员在电杆上通过斜向操作杆挂,但拆卸时,由于操作杆离电杆较远,操作人员可能就无法操作,只能借助于接地铜线或其它物体将操作杆拉向电杆,这样不但不方便,同时违反安全工作规程。总之,目前在挂接地线时,存在操作困难和难于满足安全要求之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是解决操作人员和接地铜线接触而发生安全事故,二是要解决操作人员拆地线时由于距离远而无法操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设计一种电力架空线路检修用短路接地安全挂钩,其特征是:挂钩尾部呈倒“Y”字型结构,一端与绝缘操作杆连接,另一端通过螺钉与接地铜线相连,并且挂钩头部钩平面与绝缘操作杆呈α夹角。
所述的α夹角范围取值是:10°<α<80°。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绝缘操作杆和挂钩成夹角结构,解决了操作人员和接地铜线接触违反安全规定的问题,也解决了操作人员拆卸接地铜线时由于操作杆距离远而无法操作的问题。同时,在使用结束后将接地铜线收绕在操作杆上时,由于这个夹角的存在,接地铜线便不会脱落,从而使整套工具在回收后便于携带和存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挂钩2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接地螺钉局部放大图。
图中:1、接地螺钉;2、挂钩;3、绝缘操作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将绝缘操作杆3的一端插接在挂钩2尾部的一端,挂钩2尾部呈倒“Y”字型结构,一端与绝缘操作杆3连接,另一端通过螺钉1与接地铜线相连,并且挂钩2头部钩平面(见图2所示)与绝缘操作杆3形成夹角α结构,其α夹角的范围值是:10°α<80°,使用时α最佳值为45°。接地铜线上端连接在挂钩2尾部的另一端接地螺钉1上(见图3所示),下端连接在接地极上(略),操作人手持绝缘操作杆3,将挂钩2挂在线路导线上。由于挂钩2和绝缘操作杆3存在夹角α(10°α<80°),所以绝缘操作杆3始终保持倾斜状态,从而使接地铜线和绝缘操作杆3分离,避免因操作人员和接地铜线接触而发生安全事故,同时也解决了操作人员在拆卸接地线时由于距离远而无法操作的问题;同时,在使用结束后将接地铜线收绕在绝缘操作杆上3时,由于这个夹角α(10°α<80°)的存在,接地铜线便不会脱落,从而使整套工具在回收后便于携带和存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屈晓冰,未经屈晓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18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