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盗手提包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1421.5 | 申请日: | 200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1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丽婷 |
主分类号: | A45C3/00 | 分类号: | A45C3/00;A45C13/18;A45C13/24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王庆德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盗 手提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手提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随身物品,如手机、钱包、钥匙等物品也越来越多,不管是正常上班还是外出购物、旅游,人们都习惯携带一个手提包以便将随身物品装入其中,手提包给人们带来了极大方便,已成普及趋势,尤其是对女士而言,几乎每人都拥有两三个手提包,以方便参加不同场合时使用不同的手提包。传统手提包在给人们带来出行方便的同时,也给个人财物安全带来了隐患,因为人们一般都将手机、钱包和存折放于手提包内,这样手提包就成了小偷的偷窃目标,传统手提包一般都不具有防盗功能,而小偷的偷窃方式基本有割包偷窃和拉开拉链偷窃两种;传统手提包一般由皮革或布料缝制而成,用刀片很容易割裂,而为了拉合方便,拉锁上一般都不会设置与包体固接的锁合机构,所以拉开拉链也很方便,给小偷创造了可乘之机。中国专利号为200820014143.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防盗手提包,该专利是在手提包内层设置铁丝网,并在包体内部设置与拉锁对应的防盗开关,这种防盗手提包的不足之处在于:1、在包体内设置金属丝网,不但使包体变硬,不易弯曲,外形类似箱包,不美观,而且增加了手提包的重量,洗刷时也很不方便;2、防盗开关设置在包体内部,拉合拉链后不易使拉锁与防盗开关对齐,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防盗效果好的一种防盗手提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防盗手提包包括包体,包体的口部设有拉链及拉锁,其特征是:包体上安装有发光二极管,包体内设有向发光二极管供电的电池。
本结构的防盗手提包是通过警示防盗的方式来实现防盗的。为了实现警示防盗,在手提包包体上安装有发光二极管,在包体内设有向发光二极管供电的电池,当发光二极管得电时,发光二极管将向外发射光线,以吸引人们的注意,这样,不但小偷能看见手提包发光,周围的人也能看见手提包发光,这样,具有惧怕心理的小偷是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对手提包进行偷窃的,从而实现了防盗功能。
作为改进,包体内还设有控制器,电池通过控制器向发光二极管断续供电。
为了使本防盗手提包具有更醒目的警示作用,包体内还设有控制器,电池通过控制器向发光二极管间隔供电,这样,当电池通过控制器向发光二极管供电时,发光二极管便开始闪烁,闪烁的灯光比不闪烁的灯光具有更强的吸引效果,其警示作用也就更明显,防盗效果也就更好。
作为进一步改进,包体内还设有盛装电池的电池盒,电池盒上设有控制发光二极管通断的开关。
包体内设置电池盒后,可以为安装盒更换电池提供方便,为了方便在不需要防盗时关闭发光二极管,在发光二极管的供电通路中安装有开关,可以方便地对发光二极管的供电进行控制。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发光二极管的颜色至少为一种。
让安装在包体上的不同发光二极管发出不同的颜色,这样在视觉上很有冲击力,可以引起更多人的注意,防盗效果更好。
作为更进一步改进,拉锁的拉环上固设有永磁体,包体外侧缝合有与拉锁拉合位置邻近的磁力开关,包体上安装有报警器,报警器和磁力开关串接后与电池构成供电回路。
为了使本防盗手提包具有声音报警功能,在包提上还安装有报警器,报警器通过磁力开关与电池构成供电回路,磁力开关由安装在拉锁拉环上的永磁体触发,当永磁体与磁力开关分离时,磁力开关闭合,报警器的供电通路被接通,报警器发出报警声音,这样可以在发光二极管失去警示作用而小偷将拉链拉开时起到报警作用。
综上所述,采用这种结构的防盗手提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防盗效果好,适合作为盛装贵重物品的包裹使用,尤其适合出入商场、公交车等公共场所时使用,在夜晚使用时防盗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图。
图中:1为包体,2为拉链,3为拉锁,4为电池,5为控制器,6为电池盒,7为开关,8为报警器,9为发光二极管,10为永磁体,11为磁力开关,12为副报警器,13为拉环,14为包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丽婷,未经李丽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14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