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防护面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1314.2 | 申请日: | 200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1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睛;张恒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恒昌 |
主分类号: | A62B18/02 | 分类号: | A62B18/02;A61F9/06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肖慧 |
地址: | 271401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防护 面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适用于科研单位,农药生产,化工制造,喷漆车间,装璜等行业。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防护面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些工种如石油化工、农药、电镀、喷漆、造船、机械加工等行业,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直接受到有毒气体的危害,久而久之产生了职业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而现行的防毒面具,如防风,防尘,防毒半面罩,不能满足电焊等一些工种既要防毒又要护眼的需求。这些半面罩不仅适用范围窄,同时过滤器件的有效过滤面积小,防毒保护时间短,呼吸阻力大,需频繁更换过滤件,影响了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电焊镜的镜片采用的PET材料制成,非常不易清洗镜片或喷漆飞溅的漆雾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佩戴舒适,呼吸阻力小,更换、清洗方便,防护安全、使用时间长,适用范围广的多功能防护面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是由面具主体、滤毒盒、呼气阀、吸气阀、头托等组成,面具主体的内腔装有呼气阀,面具主体两侧方孔分别用松紧带与头托连为一体,松紧带的两端分别套有半园扣和方框扣,其要点在于:面具主体的上部装有带有护目镜片的风镜,护目镜周边镶嵌密封条,面具主体的两侧安装滤毒盒,吸气阀装在滤毒盒内,滤毒盒盖拧在滤毒盒上。
所述的面具主体的两侧安装滤尘盒。
采用本实用新型呼气顺畅,能够减少热气湿气积聚,吸气阻力小,佩戴舒适,与面部密合好,可自行调节松紧度,视野开阔,使用时间长,不但能防风、防毒、防尘、防焊接烟雾、火花,还能防紫外线照射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有滤尘盒(2′)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由面具主体1、呼气阀4、吸气阀5、滤毒盒2、头托组成的多功能防护面具。面具主体1的上部装有带有护目镜片的风镜6,护目镜与风镜6合二为一,护目镜可自由打开,风镜6的下部与呼气阀4的上部联接为一体,风镜6周边镶嵌密封垫。面具主体1腔内设有支架,其中央设有呼气阀座,并在其内安装呼气阀片,面具主体1腔内支架两侧分别设有吸气阀5,并在其内分别安装吸气阀片,再用呼气阀盖卡在面具主体1上,松紧带分别固定在呼气阀4与风镜6的两侧,上端与头托连接、下端分别安装方框扣和半圆扣,滤毒盒2分别安装在面具主体1的两侧。
如图4所示,由面具主体1、呼气阀4、吸气阀5、滤尘盒2′、头托组成的多功能防护面具。根据需要滤尘盒2′分别安装在面具主体1的两侧。
使用时,将面具上的头托套在头上,使面部、眼部与面具主体1严密接触,适当调节半圆扣或方框扣的松紧度至合适位置,护目镜可自由打开。吸气时,外界气体通过滤毒盒2过滤后进入主体内腔,此时吸气阀5张开,呼气阀4处于关闭状态,呼气时,呼气阀4张开,吸气阀5处于关闭状态,依次循环,从而达到发明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护目镜,可有效防止烟雾,电火花,紫外线照射的危害,在不用时可将护目镜掀起,使产品扩大了使用范围。其技术性能完全达到国家LD29-92标准要求。阻尘率≥99%;呼气阻力≤49Pa;吸气阻力≤29.4Pa;吸气阻力上升值≤117.6Pa;呼气阀气密性≥10S;视野(下方)≥60度;死腔150cm3;重量120g;系带连接强度≥50N。面罩主体采用了无毒无味的热塑弹性体材料与面部接触柔软,严密,不易老化变硬,并能使面罩的致密性更加完好。滤毒盒加大了有效过滤面积,降低了呼吸阻力,延长了使用时间。呼、吸气阀片选用硅橡胶精加工而成,耐老化,不发粘,不变形,使呼吸更加通畅。风镜的镜片选用了钢化处理的玻璃镜片,容易清洗各种污染物。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严紧合理、佩戴舒适,更换、清洗方便,防护安全、使用时间长,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恒昌,未经张恒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13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