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水罐整体浇注胎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6268.7 | 申请日: | 2009-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2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庆亮;王兆成;鹿洪利;刘军;郑艳;种振宇;王长宝;张宁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16 | 分类号: | B28B7/16;B28B1/087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程凌军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水 整体 浇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行业铁水罐用耐火浇注料浇注胎模装置,尤其是铁水罐衬整体浇注的胎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钢铁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已成为钢铁企业的重要工作任务。铁水罐是钢铁生产过程中转运高温铁水的专用容器,目前铁水罐内衬国内多数厂家均采用的是砖砌结构,存在主要问题是耐火砖衬寿命低(300-500次左右),罐沿粘渣后,扒渣、翻罐时经常出现掉砖现象,使用过程中频繁修补,造成工人劳动强度加大。采用整体浇注罐一次使用寿命可达500次以上,同时可采用套浇工艺进一步延长铁水罐使用寿命。与传统的砖砌工艺相比,从安全性、使用寿命、耐材成本、现场施工劳动强度、修补维护等各方面都有很大优势,整体浇注罐技术已比较成熟。
CN101020610A公开了一种铁水罐浇注料与浇注工艺及专用模具,其专用模具由外壳、支撑架、振动电机、进料挡板组成,外壳形状与铁水罐底内部形状一致,支撑架布置在外壳内部,振动电机放置在浇注料表面,进料挡板将浇注表面分隔成三个进料口。该专利技术所采用的铁水罐底部的浇注方式不利于模具的定位;由于铁水罐底为圆弧形,采用振动电机一次性整体浇注罐底,振动过程中不利用于灰浆的上浮,容易出现胎模上浮的问题,同时对罐底浇注料的致密性有较大的影响。
CN1113956公开了一种高炉铁水罐振动成型造衬方法,属于冶金行业中的高炉炼铁技术领域。该方法是根据铁水罐的大小和选定的内衬厚度制作浇注模具,将其固定在铁水罐壳内,将铁水罐安放在一个振动台架上,在铁水罐壳的外壁和罐底安装振动器,使铁水罐整体振动,在振动过程中加入浇注料,进行振动造衬。该专利技术采用外部振动方式,不利于现场操作;同时胎模采用的也是整体胎模,与专利CN101020610A存在同样的问题,即不能解决胎模上浮和罐底浇注料的致密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铁水罐整体浇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水罐整体浇注胎模装置,解决铁水罐整体浇注过程中胎模不易定位,底部和半球部浇注过程中浮浆上浮难,影响铁水罐整体使用寿命的问题。
一种铁水罐整体浇注胎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胎模装置采用上、下分体结构,包括上部胎模(1)和下部胎模(5),上、下胎模内均设有支撑架(8)和振动电机(2),支撑架(8)上设有定位销孔(9),定位销(4)通过定位销孔(9)将上、下胎模定位连接,下部胎模(5)内充填有配重(6)。
所述的下部胎模5采用平底结构。
所述的下部胎模5内配重6采用混凝土充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下部胎模内充填配重,有利于下部胎模的定位和固定,同时振动过程中不会产生浮胎现象,半球部分罐壁浇注料浮浆易上浮;浇注后浇注料结构密实,耐冲刷侵蚀性好,有利于罐衬寿命的提高。上、下胎模通过支撑架、定位销连接,保证了胎模整体刚度及上、下胎模的定位连接;使上部胎模四周间隙均匀,同时也便于浇注后的整体脱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胎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下胎模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部胎模;2-振动电机;3-浇注料;4-定位销;5-下部胎模;6-配重;7-铁水罐外壳;支撑架8;定位销孔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如图1所示,铁水罐浇注胎模装置,采用上、下分体结构,包括上部胎模1和下部胎模5,上、下胎模内均设有支撑架8和振动电机2,支撑架8上设有定位销孔9,定位销4通过定位销孔9将上、下胎模定位连接,下部胎模5内充填有配重6,配重6采用混凝土充填,下部胎模5采用平底结构。
铁水罐浇注胎模装置,其各部分的作用如下:
下部胎模用于铁水罐半球型罐壁的浇注;
上部胎模用于铁水罐圆环形罐壁的浇注;
下部胎模内充填的配重,用于稳定下部胎模,防止浇注过程中因振动灰浆上浮造成的胎模浮动,造成罐底浇注料厚度不均匀;
振动电机用于保证浇注料浇注过程中灰浆的上浮和浇注料的密实;
上下胎模内均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定位销孔,用于保证胎模整体刚度及上下胎模定位连接;
上下胎模连接定位销用于上下胎模的连接以及连接过程中的定位,保证上部胎模四周间隙均匀,同时也便于浇注后的整体脱模。
浇注时将按比例加水混好的铁水罐浇注料3,按计算用量浇入罐底,人工用振动棒均匀地旋转对浇注料进行振动,直到全部密实,反浆,表面平滑为止,浇注厚度以罐底要求的最大厚度为准,一般为300-500mm。待到罐底凝固后,开始半球部分浇注,将充填有配重6的下部胎模5表面涂上黄油后,吊装至已浇好的罐底平台,并定位固定,将浇注料3搅拌好,然后将混合好的浇注料浇入胎模与铁水罐外壳7的间隙内,浇入时应均匀地从四周布料,浇注料每浇注150mm高度后,均需打开振动电机2进行振动,同时人工配合采用振动棒从三个方向进行旋转振动,直到表面光滑、浇注料反浆为止,要求在先浇注的浇注料未初凝之前,继续浇注下一层浇注料,浇注至距下部胎模顶部15-20cm处停止浇注;半球部浇注完成后置入已涂抹黄油的上部胎模1,定位连接销4通过支撑架8上的定位销孔9将上部胎模1与下部胎模5连接,待上部胎模定位并固定好后,按与上述相同的步骤开始罐壁的浇注施工。浇注料3初凝以后,带模养护24h后脱模,脱模后自然养护12-24h后进行烘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62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