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吸引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1907.0 | 申请日: | 2009-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686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静;赵丽华;马丰庆;张彩花;杨秀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丽静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09山东省荣成市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吸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抽取、处理或转移体液的器械,尤其是指一种带活动扶手的电动吸引器。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在临床上给患者创口引流、痰液吸排以及肠胃减压时都是利用吸引器进行操作。而电动吸引器以其操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医院,如市场上所销售的7A-23D型电动吸引器。该电动吸引器主要由一器体和在器体上装置的电路控制器、吸引泵、两个贮液瓶及位于器体后侧的扶手、位于器体下部的行走轮组成,两个贮液瓶之间由一U形管相连通,其中第一贮液瓶上装置有吸引管,在第二贮液瓶与吸引泵的吸气口之间连通有吸引软导管,在该吸引软导管上分别装置有空气过滤器、负压调节阀和真空表,其扶手采用的是倒U形管体,与器体之间是焊接固定的。电动吸引器在操作过程中,吸引管需要采用盐水进行冲洗,该种结构的电动吸引器需要单独配置一支架来悬挂盐水瓶,存在着占用空间大的缺点。若将盐水瓶悬挂在固定的扶手上,而扶手高度则达不到盐水瓶悬挂所需的高度,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冲洗吸引管的盐水瓶需单独配置吊瓶架来悬挂而造成占用空间大、护理不便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吸引器,该电动吸引器不仅扶手高度可调,升降操作简便,而且盐水瓶搁置方便、可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吸引器,包括一器体和装置在该器体上的电路控制器、吸引泵、第一贮液瓶、第二贮液瓶、一扶手及行走轮,第一贮液瓶与第二贮液瓶之间由一U形管相连通,其中第一贮液瓶上还装置有吸引管,在第二贮液瓶与吸引泵的吸气口之间连通有吸引软导管,在该吸引软导管上分别装置有空气过滤器、负压调节阀和真空表,所述的扶手是由一水平管体和两垂直管体组成的一倒U形管状扶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扶手的两垂直管体上分别对称开有至少一个定位孔,在该扶手的一垂直管体内侧的固定连接一盐水瓶托架,在所述的器体后侧上固定连接有固定件,该固定件为与扶手的两垂直管体对应的两固定管,在该两固定管的管体上分别开有一榫孔,其管体内分别固定连接一弹性件,弹性件的执行端上分别固定连接一卡榫,卡榫的定位端可分别对应穿过管体上的榫孔,位于固定管的管体外,所述扶手的两垂直管体套装在所述两固定管的管体上,并可在其上自由滑动,所述卡榫的定位端分别对应与所述扶手两垂直管体上的定位孔配合,将扶手位置定位。
所述的固定连接在两固定管管体内的弹性件是一折叠状的弹性钢丝。
所述的与器体固定连接的两固定管与器体间5°-8°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可在固定管上滑动,并由固定管体内的弹性卡榫与其上的定位孔配合定位。扶手升起后便可以成为悬挂盐水瓶的支架使用;扶手下落后便成为正常扶手使用。扶手垂直管体上的多个定位孔与固定管体内的弹性卡榫配合,可方便地调整扶手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扶手高度可调,升降操作简便,盐水瓶搁置可靠,占用空间小,护理方便,实现扶手的多功能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1中A-A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中1.器体,2.行走轮,3.吸引泵,4.固定件,401.固定管,402.固定管,5.扶手,501.垂直管体,502.垂直管体,503.水平管体,6.盐水瓶托架,7.空气过滤器,8.负压调节阀,9.真空表,10.吸引软导管,11.吸引管,12.U形管,13.第一贮液瓶,14.第二贮液瓶,15.电路控制器,16.定位孔,17.榫孔,18.卡榫,19.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一种电动吸引器,包括一器体1。
如图3所示,在器体1的面板上装置有电路控制器15。电路控制器15包括为电动吸引器提供电源的电源线及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
如图1所示,一吸引泵3装配在器体1内的台架上。
在图1、图3中,第一贮液瓶13、第二贮液瓶14放置在器体1外置的放置台板上。
第一贮液瓶13与第二贮液瓶14之间由一U形管12相连通。其中第一贮液.13上还装置有吸引管11。
如图1所示,在第二贮液瓶14与吸引泵13的吸气口之间连通有吸引软导管10。在图1、图3中,在吸引软导管10上分别装置有空气过滤器9、负压调节阀8和真空表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丽静,未经王丽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19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液防脱卡
- 下一篇:机动车辆弯道自动限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