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冷却塔内部补新风的导风管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21804.4 | 申请日: | 2009-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210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 发明(设计)人: | 孙奉仲;陈友良;史月涛;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达能动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健康 |
| 地址: | 250061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冷却塔 内部 新风 风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力发电和原子能发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逆流湿式冷却塔进风口可以补充新风的导风管。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外形为双曲线型,底部自然进风。循环水进入冷却塔填料层部位向下流动,空气自底部入口向上流动,吸收循环水的热量,完成传热与传质的过程,使得循环水的温度降低。随着冷却塔的体积越来越大,进风口的直径已经超过百米。这样冷却塔内部的空气动力场变得极不均匀,造成冷却塔中部区域的换热效果减弱。
中国专利Z102270484.1公开了一种“冷却塔底部进风整流装置”,是一种利用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进行导风的装置,可以减轻外界侧风对于冷却塔进风的影响,但是对于冷却塔内部的空气动力场改善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设备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把新风导入冷却塔内部、提高冷却塔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在冷却塔进风口设置导风管,由进风口外缘延伸到塔内部中心区域,导风管上设有一层软制橡胶垫。
导风管的形状可采用圆形、四边形、三角形、半圆形等形状。
导风管的数量、几何尺寸、安装位置与塔内部的空气动力场有关系。导风管的几何尺寸为:最大纵向尺寸M为:
导风管的材料采用金属材料如钢结构件,也可采用水泥钢筋结构或者塑料、玻璃钢等非金属材料。
导风管位于冷却塔内的雨区,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在导风管表面覆盖一层软质橡胶垫,以减低噪音。
本实用新型阐述的冷却塔内部导风管,采用后可以保证整个冷却塔空间内的空气动力场均匀,实现水流的分布规律和空气的分布规律达到最佳匹配,强化了传热和传质,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冷却效率,降低循环水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却塔进风口的导风管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管横截面为圆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管横截面为四边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管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管横截面为半圆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冷却塔,2、导风管,3、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导风管2安装于冷却塔1内部,从边缘延伸至中心区域。从而未经过雨区的新风,经过导风管直接进入冷却塔的内部中心区域,实现新风与塔内中心区域的传热与传质,提高了传热效果,并消除了空气动力场的不均匀性。例如某冷却面积为4000m2的冷却塔,采用导风管数量为11根,长度为8米。导风管2的形状为图2、图3、图4、图5所示的任意一种。由于导风管位于冷却塔内的雨区,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在导风管2表面覆盖一层软质橡胶垫3,以减低噪音。
实施例2:于实施例1相同,所不同的是导风管的数量为9根,长度为20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达能动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济南达能动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18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凉皮生产机
- 下一篇:机头位置可调式豆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