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式收油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21706.0 | 申请日: | 200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3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宗江;张艳琰;郝海玲;逄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海环保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40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油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真空式收油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主流收油设备较为适合于在深海区域或大范围区域进行收油作业,而不能较好地适用于在近海区域或窄小范围区域内进行收油作业。为了解决上述收油设备使用范围的局限性,一种适用于在近海区域或窄小范围区域进行收油作业的高架真空式收油机应运而生,该高架真空式收油机包括真空泵、真空罐及手提式吸头,虽然能够进行真空吸油作业,但却需要人工卸油、存在卸油不便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真空式吸油机。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真空式吸油机,包括真空泵站、真空罐及手提式吸油头,真空罐的上部为真空腔,真空罐的下部为集油腔,真空罐通过管路连接手提式吸油头,真空泵站中的真空泵通过吸气管路连接真空罐,真空罐的底部通过输油管路连接一输油泵站,上述真空罐设置有放空阀。
上述真空泵的吸气口通过吸气管路连接真空罐上部的排气口。
上述真空罐还设置有真空表。
上述真空泵站还设置有第一电启动风冷柴油发动机、冷却水箱及第一载运行走车架,所述真空泵、第一电启动风冷柴油发动机、冷却水箱设置在第一载运行走车架上。
上述输油泵站设置有吸油泵、第二电启动风冷柴油发动机、减速机及第二载运行走车架,吸油泵、第二电启动风冷柴油发动机及减速机设置在第二载运行走车架上。
本实用新型中,真空泵站中的真空泵通过吸气管路连通真空罐,在收油作业中,启动真空泵,通过吸气管路吸气,在真空罐内形成负压,由手提式吸油头将溢油吸进并进入真空罐内积存在下部集油腔内,真空罐内的油液储满后,关停真空泵。开启真空罐上的放空阀,启动输油泵站,油液从真空罐的底部输油管路被吸进输油泵站,实现卸油,卸油完毕后,关闭真空罐上的放空阀及关停输油泵站,再选择进行下一轮收油作业。上述收油与卸油交替进行。上述技术方式使卸油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一种真空式吸油机,包括真空泵站1、真空罐2、手提式吸油头3及输油泵站4。真空罐2的上部为真空腔201,下部为集油腔202,真空罐2设置有放空阀8及真空表。真空罐2通过管路连接手提式吸油头3,真空罐2的底部通过管路5连接输油泵站4,管路5上设置有控制阀6。真空泵站1包括真空泵101、电启动风冷柴油发动机102、冷却水箱103及第一载运行走车架104,真空泵101、第一电启动风冷柴油发动机102、冷却水箱103设置在第一载运行走车架104上,通过拖拽或推移第一载运行走车架即能方便地改变真空泵站的位置,真空泵101的吸气口通过吸气管路7连接真空罐2上部的排气口。上述输油泵站4设置有吸油泵401、第二电启动风冷柴油发动机402、减速机403及第二载运行走车架404,吸油泵401、第二电启动风冷柴油发动机402及减速机403设置在第二载运行走车架404上,通过拖拽或推移第二载运行走车架即能方便地改变输油泵站的位置。
其工作原理大致是:
启动真空泵,通过吸气管路将真空罐内抽真空即形成负压,从而不断地由手提式吸头抽取溢油,储存在真空罐下部的集油腔中。待油液储满真空罐后,关停真空泵,打开真空罐上的放空阀,启动输油泵站,油液通过真空罐的底部管路被吸进输油泵站,通过输油泵站最后送至岸上或船上的贮油设备中。待输送完毕后,关闭真空罐上的放空阀,关停输油泵站,再次启动真空泵,进行新一轮吸油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海环保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海环保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1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