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拔蒜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0473.2 | 申请日: | 2009-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331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付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晓华 |
主分类号: | A01D11/00 | 分类号: | A01D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亚宁 |
地址: | 251100山东省德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蒜薹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拔蒜薹器,借助其可以方便快捷的拔出蒜薹,属于农业用具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每当到了蒜薹收获的季节便是农民忙碌的季节,传统的拔蒜薹的方式是蒜农弯着腰用手指将蒜薹一根根拔出。这种收获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将蒜薹拔断,不易于下一代蒜薹的生长,降低了产量。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拔蒜薹器,借助其可以方便快捷的拔出蒜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拔蒜薹器,包括通过绞轴连接在一起的两个钳体,每个钳体前端均通过卡箍连接有半圆环体,钳体末端均安装有防滑套。
为了方便调节蒜薹与人之间的距离,所述钳体和防滑套之间通过可伸缩杆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将两个钳体靠拢后半圆环体对接为一个圆环,可以将蒜薹嵌入在其中,蒜农只需要轻轻向上一提钳体就可以将蒜薹拔出,省时省力且操作简单,解决传统的用手拔的方式存在的人易疲劳的问题。
2.仅包括钳体及半圆环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作加工方便。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选定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滑套,2可伸缩杆,3绞轴,4钳体,5半圆环体,6卡箍。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下述说明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拔蒜薹器,包括通过绞轴3连接在一起的两个钳体4,每个钳体4前端均通过卡箍6连接有半圆环体5,钳体4末端均安装有防滑套1。
为了方便调节蒜薹与人之间的距离,所述钳体4和防滑套1之间通过可伸缩杆2连接为一体。
考虑到成本和安装的方便本实施例选择卡箍6将半圆环体5与钳体4连接,可以根据蒜薹的粗细随时更换不同半径的半圆环体5,当然所述半圆环体5可以通过螺栓或焊接等方式与钳体4连接,也可以将钳体4与半圆环体5注塑为一体,应该是本领域人员容易想到的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晓华,未经付晓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04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