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发浓缩器用喷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8402.9 | 申请日: | 200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22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白中明;渠敬生;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金百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20 | 分类号: | B01D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100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发 浓缩 器用 喷头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溶剂液体的蒸发设备用零件,尤其是一种蒸发浓缩器用喷头。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技术是目前在用的蒸发浓缩器喷头,这种喷头是由一个钟形壳体连接进液管,待浓缩的提取液由进液管输入并沿钟形壳体内壁流下,形成一个环状液幕,经加热器加热下落的提取液,使提取液中的溶剂蒸发,并在喷头上方集中冷却回收。该结构的喷头,由于是顶部封闭的钟形,蒸发的溶剂进入喷头的部分就无法排出,只能再次溶入液体内,这就使得溶剂的回收量减少,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蒸发浓缩器用喷头技术方案,该方案采用内、外两层壳体,使内、外两壳体之间的出液腔与进液管连接,而内壳体包围的喷头内腔是上下开口的通道。这种结构,可使溶剂液体通过内、外壳体壁流下,形成两个环形液幕,加大了可蒸发的提取液量,使蒸发的溶剂量增加,而喷头内腔又是无阻挡的通道,使进入喷头的溶剂可通过喷头继续上升去冷却回收,如此,增加了溶剂的回收量,提高了蒸发浓缩器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有进液管和一个与进液管连接的钟形外壳体,本方案的特点是所述的钟形外壳体是上下两端开口的外壳体,在外壳体内还有一个顶端与外壳体顶端密闭的内壳体,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的出液腔与所述的进液管相通,内壳体包围的喷头内腔上下两端开口。本方案具体的特点还有,所述的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的间距相等,该间距要≥10毫米。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有外壳体和内壳体,在两内、外壳体之间有出液腔,该出液腔与进液管相通,由内壳体包围的喷头内腔两端是开口的。这一结构,可使溶剂液体由进液管输入,通过内、外壳体壁流下,形成两个环形液幕,加大了用于蒸发的溶剂液体流量,使蒸发出的溶剂量大大增加,而喷头内腔又是无阻挡的通道,使进入喷头部分的蒸发溶剂可穿过喷头内腔继续上升去进行冷却回收,故此可大大增加了溶剂的回收量,提高了蒸发浓缩器的工作效率。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外壳体,2为出液腔,3为进液管,4为内壳体,5为喷头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的蒸发浓缩器用喷头,有进液管3和一个与进液管3连接的钟形外壳体1,本方案所述的钟形外壳体1是上下两端开口的外壳体1,在外壳体1内还有一个顶端与外壳体1顶端密闭的内壳体4,外壳体1和内壳体4之间的出液腔2与所述的进液管3相通,内壳体4包围的喷头内腔5上下两端开口。所述的外壳体1和内壳体4之间的间距相等,该间距要≥10毫米。所述的外壳体1也可以是圆柱形或圆锥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金百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济宁金百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84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水轮发电机转子磁轭热打键安装智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双凸极电机的铁心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