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笔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4057.1 | 申请日: | 200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1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姚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远 |
主分类号: | B43K23/00 | 分类号: | B43K23/00;B43K23/016;B43L19/00;B43K24/00;B43K21/00;B43K21/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2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笔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具,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笔。
(二)背景技术:
使用时的出芯方式实现了顿笔出芯,使用者握住外筒(5)点顿笔尖,可以实现对笔芯的移动的控制。
以往的同类品在使用时把笔芯填装在中筒(4)里面,也就是说把笔芯和顶芯(2)填装在同一个通道里,这主要产生了两个问题:①若从尾部填装笔芯,必须把顶芯(2)取出。②所使用的笔芯必须和顶芯(2)等粗。本实用新型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解决。使用者使用时若从笔的后端填装笔芯,不必取出顶芯(2)。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笔芯可以比顶芯(2)细。
(三)发明内容:
本自动笔所使用的笔芯包含粉笔、铅笔、蜡笔、橡皮。
内管(10)设有纵向槽。
所使用的笔芯填装在内管(10)内。
顶芯(2)设有卡头(3)和爪(11)。
顶芯(2)套在内管(10)外面,爪(11)透过内管(10)的纵向槽固定住内管(10)内的笔芯。
内筒(1)设有纵向槽。
内筒(1)套在顶芯(2)外面。卡头(3)卡在内筒(1)的纵向槽内。
中筒(4)设有螺旋槽。
中筒(4)套在内筒(1)外面。卡头(3)透过内筒(1)的纵向槽卡在中筒(4)的螺旋槽里。
中筒(4)的旋转可以带动卡头(3)沿内筒(1)的纵向槽发生移动,从而带动顶芯(2)发生移动,于是实现了笔芯的移动。
中筒(4)设有前齿(6)和后齿(7)。
外筒(5)设有前顶齿(8)和后顶齿(9)。
外筒(5)套在中筒(4)的外面。
当使用者使外筒(5)向前移动时,外筒(5)的后顶齿(9)与中筒(4)的后齿(7)发生接触,此接触使中筒(4)发生旋转。
然后使用者使外筒(5)向后移动,外筒(5)的前顶齿(8)与中筒(4)的前齿(6)发生接触,此接触使中筒(4)发生旋转。
中筒(4)的旋转带动顶芯(2)在内筒(1)内移动,从而实现笔芯在内管(10)内的移动。
(四)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笔整体外观正面视图。图中(1)是内筒,(4)是中筒,(5)是外筒,(10)是内管。
图2是自动笔整体外观90度角侧视图。图中(1)是内筒,(4)是中筒,(5)是外筒,(10)是内管。
图3是自动笔整体外观俯视图。图中(1)是内筒,(4)是中筒,(5)是外筒,(10)是内管。
图4是拆散后的所有零件。图中(1)是内筒,(2)是顶芯,(4)是中筒,(5)是外筒,(10)是内管。
图5是外筒(5)的外观图。
图6是外筒(5)的纵剖图。图中(8)是前顶齿,(9)是后顶齿。
图7是中筒(4)的外观图。图中(6)是前齿,(7)是后齿。
图8是中筒(4)的俯视图。
图9是中筒(4)的纵剖图。图中(6)是前齿,(7)是后齿。
图10是内筒(1)的外观图。
图11是内筒(1)的俯视图。
图12是内管(10)的外观图。
图13是顶芯(2)的外观图。图中(3)是卡头,(11)是爪。
图14是内筒(1)、顶芯(2)、内管(10)组合在一起后的正面效果图。图中(3)是卡头。
图15是内筒(1)、顶芯(2)、内管(10)组合在一起后的侧面效果图。图中(3)是卡头。
图16是将外筒(5)纵剖之后的效果图。此时是自动笔书写时的状态。
图17是将外筒(5)纵剖之后的效果图。此时是外筒(5)向前移动时的状态,
后顶齿(9)和后齿(7)发生接触,将使中筒(4)发生旋转。
图18是将外筒(5)纵剖之后的效果图。此时是外筒(5)向后移动时的状态,前顶齿(8)和前齿(6)发生接触,将使中筒(4)发生旋转。
图19是将外筒(5)纵剖之后的效果图。此时是外筒(5)向后移动结束时的状态,中筒(4)已发生旋转。
(五)具体实施方式:
顶芯(2)退到笔尾,爪(11)会自然张开,这时可以将新笔芯从笔的后端装入内管(10)。从笔的后端填装笔芯,其优点在于可以不必取出残笔芯,装入新笔芯后残笔芯仍然可以继续使用,从而达到笔芯的最佳使用率。
使用者使用时可以点顿笔尖,笔芯相对于外筒(5)向后移动,笔芯移动带动顶芯(2)移动,顶芯(2)带动中筒(4)移动,通过齿和顶齿之间的相互作用,此移动使中筒(4)发生旋转,从而实现了笔芯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远,未经姚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40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梭壳加工的进料斗
- 下一篇:一种矩形内嵌式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