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组自动投切高压电容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14002.0 | 申请日: | 2009-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400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 发明(设计)人: | 常淑云;李广福;白志丹;郑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淑云 |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 辉;葛春波 |
| 地址: | 121000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组 自动 高压 电容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高压电容器补偿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分组自动投切高压电容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压电容器补偿装置通常在一台主变压器的二次侧装设一组电容器。按9#网运行要求:高峰投、低谷切(如按功率因数考核),或者日投夜切。在靠人工手动投切,有时出现整组投入过补偿,整组切除欠补偿的问题,使装置的利用率只有58%~63%左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分组自动投切高压电容器装置,该分组自动投切高压电容器装置可稳定电压质量,提高装置利用率,达到降损、节能目的,实现自动补偿,且补偿准确及时,方便安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它包括电容器组,接在电容器组进线端的避雷器,与电容器组并联的放电线圈,前置电抗器,接在前置电抗器前的二个高压隔离开关,放电线圈二次侧接成开口三角形引出开口电压用来实现开口三角电压保护,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的电容器组为多个,其中一个电容器组为固定组并且通过前置电抗器直接与其中一个高压隔离开关连接,其余电容器组为可调组并且分别通过前置电抗器、真空接触器与另一个高压隔离开关相连,该装置还设有一个自动补偿控制器,所述的自动补偿控制器根据电网电压和无功的需要量通过真空接触器控制可调组投切。
该装置将原来一组电容器分成多组,对整组容量5000KVAR以上的电容器组设固定组,常投电网补偿基本无功电力负荷;其余为可调组调节日投夜切或按无功功率自动投切,整个装置的利用率达到83~86%。因此,装置利用率显著提高,从而达到降损、节能目的;同时在低谷时切除过剩的无功电源而满足电网整体调控的要求。装置采用自动补偿控制器能灵敏的检测电网中无功的变化,当用电负荷在10~100%之间变化时,根据电网电压和无功的需要量通过控制真空接触器投切可调组,使系统的功率因数始终保持在0.9~1.0之间,实现无功就地平衡,可稳定电压质量、节约电能;自动补偿具有经济效果好、准确及时、方便安全、电容器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图1中放电线圈的二次侧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有多个电容器组,在每个电容器组进线端接有避雷器4,在每组电容器两端并联有放电线圈3,在每组电容器前设有前置电抗器5,在前置电抗器5前接有高压隔离开关8、9,多个电容器组中一组为固定组1、其余为可调组2,可调组2的电容器容量可相同也可不同,可调组2的组数可根据系统工况要求确定,本实施例以三个可调组为例,实际不受本例限制。固定组1通过前置电抗器5直接与高压隔离开关8相连,可调组2分别通过前置电抗器5、真空接触器6与高压隔离开关9相连,该装置还设有一个自动补偿控制器7,自动补偿控制器7中的三组控制线根据电网电压和无功的需要量通过真空接触器6控制可调组2实现不同容量电容器投切,放电线圈3二次侧接成开口三角形,其信号接入电压继电器10线圈,引出开口电压用来实现开口三角电压保护。
实际接线时,自动补偿控制器7的电流信号线引至主变压器二次侧A相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电压信号线接至主变压器二次侧电压互感器。
装置保护:
可调组2保护按装置总容量设置过压、失压保护和开口三角保护,固定组1保护接成开口三角保护,可调组2由自动补偿控制器7控制真空接触器6投入,在每组柜中真空接触器6的跳闸回路中串接电压继电器10常开触点,当三相容量不平衡时,开口三角有电压,使电压继电器10动作,跳开真空接触器6,使故障电容器组退出运行,而不影响固定组1和可调组2电容器的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淑云,未经常淑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4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化变电站对时装置
- 下一篇:智能杂质金属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