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缩机吸、排气阀的拆卸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13606.3 | 申请日: | 2009-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3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柏贺;华传生;周辉;卢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39/14 | 分类号: | F04B39/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机 气阀 拆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拆卸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吸、排气阀的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压缩机的吸、排气阀由若干环形阀片经中间的螺栓组装而成,螺栓端部的外螺纹呈裸露状,阀体的外形呈圆盘状,安装在压缩机汽缸的每个阀腔底端,再依次装上各自的套筒和压盖,最后经螺栓顶针定位。用于压缩煤气的压缩机,由于煤气净化指标波动大,且含有大量杂质,所以吸、排气阀故障率很高,经常需要拆卸、更换。由于压缩机吸、排气阀及其套筒与压缩机缸体阀腔之间的间隙很小,来源煤气杂质含量较多,在高温高压作用下,附着在吸、排气阀及其套筒与缸体阀腔之间,将吸、排气阀和套筒牢固地粘为一体,难于拆卸、更换、清理。通常只好使用抓、气割、锤砸等方式进行破坏性拆卸、更换。这样处理不但危险性大,容易损坏设备,而且费工费力,影响检修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缩机吸、排气阀专用的拆卸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压缩机吸、排气阀的拆卸装置由提升梁、提升螺杆和提升螺母所组成,在提升梁的中部开有一个通孔,提升螺杆位于提升梁的通孔内,提升螺母位于提升梁通孔的上方,与提升螺杆上部的外螺纹相配合,在提升螺杆的底端开设有与吸、排气阀中间螺栓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梁的长度大于压缩机汽缸阀腔跨度,在提升梁的两端都开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不仅有效缩短了拆卸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安全,也不会对吸、排气阀及缸体等设备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卸吸气阀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为提升梁,2为提升螺杆,3为提升螺母,4为压缩机汽缸,5为煤气入口管路,6为套筒,7为吸气阀中间螺栓,8为吸气阀,9为压盖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从附图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压缩机吸、排气阀的拆卸装置是由提升梁1、提升螺杆2和提升螺母3所组成。在提升梁1的中部开有一个上下通孔。提升螺杆2的上部设有外螺纹,底部开设有内螺纹。提升螺杆2的上部与提升螺母3相配合,下部穿插在提升梁中间的通孔内,使提升螺母3位于提升梁通孔的上方,即提升螺母3的下表面与提升梁1的上表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梁1的长度应大于压缩机汽缸阀腔的跨度。所述提升梁1的两端各开设1个凹槽。
使用时(参见附图2),先去掉螺栓顶针,松开压盖固定螺栓9,卸下阀腔端口上的压盖,把提升梁1横跨在阀腔的端口上,并将提升螺杆2穿入提升梁的中间通孔,使其底部的内螺纹对准吸气阀中间螺栓7的外螺纹,并旋紧,再使提升梁1两端的凹槽与压盖固定螺栓9相配合,将提升梁1固定,然后,旋入提升螺母3,使提升螺母3位于提升梁通孔的上方,待其下表面与提升梁1的上表面相接触后,用扳手继续拧动提升螺母3,随着提升螺母3不断向下旋进,通过丝扣旋进的力量,吸气阀8连同套筒6就被渐渐松动、提起,最后松开提升梁1便可将阀门8及套筒6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36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