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回收装置吸收塔的液体喷淋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0897.0 | 申请日: | 200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941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鹿野;杜国栋;张贤彬;黄运涛;孙平;孙新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欧科力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曹若材 |
地址: | 116035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回收 装置 吸收塔 液体 喷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回收装置中的液体喷淋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油气回收装置吸收塔的液体喷淋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油在储存、运输及销售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油气泄放,既污染了环境,危害人身健康,同时又产生不安全因素。在油气回收过程中,由于收集的油气为气相,不方便储存、利用,需要转变为液相,这个转变过程可以通过深冷法强制相变,也可以通过以液态汽油与油气逆向接触加以吸收。由于深冷法能耗较大,现在通常采用吸收法,但通常工业装置吸收法中的吸收塔内的喷淋器大都采用管式喷淋器或莲蓬头式喷淋器,管式喷淋器是通过进液管在吸收塔内布设若干个喷淋管,每根喷淋管底面布设多个喷淋孔;管式喷淋器虽然喷淋覆盖范围大,但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而莲蓬头式喷淋器是在进液管上安装向下喷淋的莲蓬头,它的结构虽然简单,但因为呈发散式喷射流体而受流体压力影响较大,如流体压力不稳,其喷淋范围较窄,效率低下。而且二者都存在开孔小,导致压降大、易堵塞的问题,整体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为了避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而提供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既喷淋覆盖范围大,喷淋效果好,又简单实用、工作稳定可靠,而且具有不易堵塞、效率高、便于安装维修、成本低廉、寿命长和使用十分方便的一种油气回收装置吸收塔的液体喷淋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油气回收装置吸收塔的液体喷淋器,包括吸收塔壳体上的进液管,其特征在于:在吸收塔壳体上装设由直管、法兰和直角弯头组成的进液管,伸出在吸收塔壳体外的直管端连接法兰,吸收塔壳体内的直管端连接管口垂直朝下的直角弯头,使直角弯头的纵向中心线与吸收塔壳体纵向中心线相重合,直角弯头下端连接短管的一端,短管的另一端连接液体喷淋器,液体喷淋器外侧与吸收塔壳体的内壁之间留有间距H;所述的液体喷淋器由圆锥形壳体、防冲板、喷孔板和螺钉组成,圆锥形壳体的顶部连接在短管上,处于圆锥形壳体内的短管底端连接防冲板,于圆锥形壳体底口的外边缘面上布以螺钉将板面遍布有喷孔的喷孔板连接在圆锥形壳体的底口上。
所述的吸收塔壳体内的进液管的直管端底面设有支撑筋板。
所述的法兰与国际标准中的法兰一致。
所述的液体喷淋器的外侧与吸收塔壳体内壁之间留有间距H在50mm以下。
所述的圆锥形壳体是锥底角α为7°~25°的正圆锥体。
所述的喷孔板中的喷孔在板面上呈菱形分布,每个喷孔的孔径为∮7~15mm。
综以上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既喷淋覆盖范围大,喷淋效果好,又简单实用、工作稳定可靠,而且具有不易堵塞、效率高、便于安装维修、成本低廉、寿命长和使用十分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有二幅附图。其中: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中的A向示意图。
图中:1、法兰,2、吸收塔壳体,3、进液管,4、直角弯头,5、短管,6、防冲板,7、圆锥形壳体,8、螺钉,9、喷孔板,10、支撑筋板,11、喷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它是安装在油库中的油气回收装置中吸收塔的液体喷淋器;它的结构包括吸收塔壳体2上的进液管3,其特征在于:在吸收塔壳体2上装设由直管、法兰1和直角弯头4组成的进液管,伸出在吸收塔壳体2外的直管端焊接法兰1,吸收塔壳体2内的直管端螺纹连接管口垂直朝下的直角弯头4,使直角弯头4的纵向中心线与吸收塔壳体2纵向中心线相重合,直角弯头4下端螺纹连接短管5的一端,短管5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液体喷淋器,液体喷淋器外侧与吸收塔壳体2的内壁之间留有间距50mm;所述的液体喷淋器由锥底角α为20°的正圆锥形壳体7、防冲板6、喷孔板9和螺钉8组成,圆锥形壳体7的顶部螺纹连接在短管5上,处于圆锥形壳体7内的短管5底端螺纹连接防冲板5,于圆锥形壳体7底口的外边缘面上布以螺钉8,将板面遍布有喷孔11的喷孔板9连接在圆锥形壳体2的底口上,所述的喷孔板9中的喷孔11在板面上呈菱形分布,每个喷孔的孔径为∮10mm。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大部份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均采用了螺纹连接,就便于装卸而有利安装和维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欧科力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欧科力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08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