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快热式太阳热水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08424.7 | 申请日: | 2009-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3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胜东 |
| 主分类号: | F24J2/00 | 分类号: | F24J2/00;F24J2/34;F24J2/30;F24J2/40;F24J2/5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7800 山东省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体 快热式 太阳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体快热式太阳热水器,属于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真空集热管式太阳热水器已普遍得到应用,一般都放置在房顶上使用,深受消费者的认可。但是随着高层建筑的普遍兴起使真空集热管式太阳热水器的安装及实用又成为新的难题,目前所采用的阳台壁挂承压式热水器采用介质传导式和阳台无储水箱大口径集热管式热水器,不但制造工艺复杂、造价太高且管内容易结垢,不但制热效果差、昼夜降温快以及在安装维修时非常不方便和危险,为此不能被广泛推广;另外壁挂桶的挂置结构也不尽合理,目前壁挂桶的结构易使其变形和脱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高层建筑太阳热水器的安装和实用难题,解决采用介质热管式传热的阳台壁挂承压式热水器易结垢的难题,将分体快热式太阳热水器的储热体放置在阳台上,采用换热元件置换热水的原理,实现太阳能的光热转换从而得到热水,在管路中加装专用混水阀还可实现需要温度的水;采用支撑体结构能有效的解决桶变形和脱落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分体快热式太阳热水器是由储热体、进水管路、出水管路、吸热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储热体是由内装有换热元件的保温桶、挂件、支撑体组成,换热元件可分为承压桶式和盘管式两种方式,保温桶是由内桶、保温层和外壁构成,其上设有换热元件的进水管、出水管和保温循环管路中的进水管、出水管及电加热元件;保温桶上设有排气管、水位管、回流管,还可以设有温位显示器或温度表;与出水管连接的出水管路中设有安全阀或膨胀桶、混水阀、花洒;与换热元件进水管连接的进水管路中设有止回泄压阀、补水阀及排污阀;吸热器分集热管式和平板式;储热体与吸热器之间设有进水管、出水管。
根据以上所述的分体快热式太阳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储热体可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储热体上连接的进水管、出水管可设在侧面或者端面;支撑体与换热原件的进水管为固定连接;保温桶上可不设有电加热元件、排气管以及温位显示器或温度表。
根据以上所述的分体快热式太阳热水器,其特征在于:与补水阀连接的补水管的另一端可与保温循环进水管连接,也可直接与保温桶连接。
根据以上所述的分体快热式太阳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在出水管中可以不加装安全阀或膨胀桶;在进水管路中可以不设有排污阀。
根据以上所述的分体快热式太阳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吸热器中的集热管式由连接器、真空玻璃集热管及支架组成;真空玻璃集热管与连接器的连接方式为单侧式和双侧式;吸热器与墙体的挂接方式分平贴式和仰角式;真空玻璃集热管分为普通式和管中管式两种,普通式它是由内管、外管及镀膜层构成;管中管式由管中管、内管、外管及镀膜层构成,管中管为两端密封的玻璃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为常压自动循环加温承压运行的换热元件,保温桶及吸热器内为死水因而在传热时难以生成水垢,不用内含有介质的铜管式热管和强制循环泵,不但大大降低同类产品的成本还可节约电能;其新颖的壁挂构造使悬挂更为安全可靠,因此,比现有的承压运行分体式太阳热水器使用安全,热效高;安装和维修时方便安全,性能稳定可靠,基本上无维修,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装置示意图;图2为保温桶内装有长的承压桶式换热原件示意图;
图3为保温桶内装有短的承压桶式换热原件示意图;图4为保温桶内装有盘管式换热原件的示意图;
图5为卧式储热体示意图;图6为支撑体示意图;
图7为集热管单侧式吸热器示意图;图8为集热管双侧式吸热器示意图;图9为平板式吸热器示意图;
图10为普通式集热管剖面示意图;图11为管中管式集热剖面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1来加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分体快热式太阳热水器是由储热体1、进水管路2、出水管路3、吸热器4组成(参照图1),其特征在于:储热体1是由内装有换热元件11的保温桶7、挂件12、支撑体13组成,换热元件11可分为承压桶式和盘管式两种方式(参照图2图3图4图5),保温桶7是由内桶、保温层和外壁构成,其上设有换热元件11的进水管、出水管和进水管5、出水管6及电加热元件14;保温桶7上设有排气管8、水位管15、回流管17,还可以设有温位显示器或温度表16;与出水管10连接的出水管路3中设有安全阀或膨胀桶34、混水阀35、花洒36;与换热元件11进水管9连接的进水管路2中设有止回泄压阀18、补水阀19及排污阀33;吸热器4分集热管式和平板式(参照图7图8图9);储热体1与吸热器4之间设有进水管5、出水管6(参照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胜东,未经张胜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84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