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割炬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1195.6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2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凯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文丙 |
主分类号: | F23D14/42 | 分类号: | F23D14/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27352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切割用具,具体的说是一种割炬。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割炬无法分别控制风线前后火焰功率,并且没有充分利用火焰余火对待割线前期预热,因此造成了气割时用气浪费。中国99245746.7号专利公开的割炬割嘴是一种改进方案,但其存在以下缺点:这种割炬割嘴只有一套预热氧通道和一套燃气通道;气割火焰分布在风线周围向四周发散,而根据气割原理,气割时只需加热风线前方的工作边缘,因此这种割炬割嘴在预热时为提高效率,需要较大的火焰功率,不但浪费能源,而且加大了使用成本。中国02247378.5号专利也公开了一种节氧割炬,它是在割嘴上增加外管,外管和高压空气管连通,用高压空气代替高压氧气吹离融化金属。这种节氧割炬虽然节省了切割氧,但却无法节省预热火焰故其方法达不到很好的切割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割炬,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在气割时能按待割线位置调节分布在风线周围各方位的火焰大小及火焰发散方向,特别是可以调小或关闭风线后面的火焰,汇集前方的火焰佘火集中在待割线上,充分利用火焰的热值来实现节约气体。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割炬,其特征在于:割炬的后端向内部凹陷且设有卡接割嘴的凹槽28,割炬内部沿轴心设有切割氧进气道8,切割氧进气道8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预热通道A4、预热通道B5,预热通道A4左侧设有燃气通道C2,预热通道B5右侧设有燃气通道D3;所说的割嘴包括外壳体40,外壳体40沿轴向设有带切割氧出气道31的割嘴内芯27,切割氧出气道31和切割氧进气道8适配,割嘴内芯27和外壳体40通过设置在割嘴内芯27上的凸起段A32、凸起段B33分割成空间A22、空间B23,割嘴后端的预热孔A25和空间A22连通、预热孔B26和空间B23连通,割嘴内芯27前端的割嘴接头设有和凹槽28适配的凸片24,割嘴接头上还设有若干分别与预热通道A4、预热通道B5、燃气通道C2、燃气通道D3适配的预热氧进气口A18、预热氧进气口B19、燃气进口C20、燃气进口D21,预热氧进气口A18、燃气进口C20和空间A22连通,预热氧进气口B19、燃气进口D21和空间B23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割嘴接头上设有与预热通道A4适配的弧形短槽A37、与预热通道B5适配的弧形短槽B36、与燃气通道C2适配的弧形短槽C34、与燃气通道D3适配的弧形短槽D35;预热氧进气口A18设置在弧形短槽A37内,预热氧进气口B19设置在弧形短槽B36内,燃气进口C20设置在弧形短槽C34内,燃气进口D21设置在弧形短槽D35内;预热通道A4前端为进气接头A9,后端为出口A14;预热通道B5前端为进气接头B7,后端为出口B13;燃气通道C2前端为进气接头C10,后端为出口C15;燃气通道D3前端为进气接头D11,后端为出口D12;预热氧进气口A18、预热氧进气口B19、燃气进口C20、燃气进口D21分别和出口A14、出口B13、出口C15、出口D12适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预热孔A25和预热孔B26并列排布在切割氧出气道31的出口左右两侧呈矩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预热孔A25和预热孔B26并列排布在切割氧出气道31的出口左右两侧呈字母D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割炬,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在气割时能按待割线位置调节分布在风线周围各方位的火焰大小及火焰发散方向,特别是可以调小或关闭风线后面的火焰,汇集前方的火焰佘火集中在待割线上,充分利用火焰的热值来实现节约气体。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割炬的气路原理图
图2割嘴纵剖图
图3割嘴A-A线剖视图
图4割嘴B-B线剖视图
图5割嘴左视图
图6割嘴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文丙,未经姜文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1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