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开罐结构改良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00801.2 | 申请日: | 2009-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72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炳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统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7/34 | 分类号: | B65D17/34;B65D21/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尚世浩 |
地址: | 台湾省台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开罐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罐,尤指一种盛装饮料的非铝质材料制成的易开罐。
背景技术
一般用来盛装饮料的易开罐依材质能区分为铝罐与铁罐,其中铁罐是在金属的本体的上、下端各形成一开口,并且于上、下端处各密封设置一上盖与下盖,且上盖与本体结合的部份形成一上折合边,下盖与本体结合的部份形成一下折合边,并在上盖设置能够以手扳动的一拉环,使用者能藉由扳动拉环使预先设置于上盖的一密封部开启,进而能够饮用易开罐内的饮品。
这些易开罐饮品在包装运送或储存时经常需要垂直的相互堆栈,用以减少收纳的空间,所述的铁质材料制成的易开罐其上折合边与下折合边的形状与大小均相同,因此易开罐相互的垂直堆栈时,位于上方的易开罐的下折合边会抵靠于位于下方的易开罐的上折合边,而这样的堆栈方式系相当不稳定,即上方的易开罐相对下方的易开罐具有水平方向的移动空间,因此只要稍微碰触到就会有倒塌的问题,对业者而言这样的设计在包装运送或储藏都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开罐结构改良,以解决部分铁质材料构成的易开罐上折合边与下折合边外形与大小相同造成推叠不便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易开罐结构改良,该易开罐包括一本体,以及分设于本体的一上端与一下端的一上盖与一下盖,其中本体的下端设置一阶面,使下端渐缩而小于上端,该上盖的内缘凹陷的形成一凹部,且于凹部的外缘再凹陷的形成一环槽,且上盖系密封的结合于本体的上端,且上端与上盖结合的部分重叠的弯折形成一上折合边,该下盖系密封的结合于本体的下端,该本体的下端与下盖结合的部分重叠的弯折形成一下折合边,使下折合边与上盖的环槽相符,当该易开罐重叠时,该下折合边能嵌入上盖的环槽内。
本实用新型藉由上述的结构特征,使该下折合边小于上折合边,当复数易开罐相互堆栈时能够更加稳固,并且下端形成的阶面能够使易开罐的强度增加,在堆栈时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支撑。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易开罐堆栈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易开罐堆栈排列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易开罐 102折合边
104下折合边 20本体
202上端 203上开口
204下端 205下开口
206阶面 30上盖
300凹部 302拉环
304密封部 306环槽
40下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有图式系仅便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基本教导而已,图式中将对构成较佳实施例的组件的数目、位置、关系、及尺寸的延伸将有所说明,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敎导后相关的变化实施属于业界技能。另外,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敎导后,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强度、及类似要求的精确尺寸及尺寸比例的改变亦属业界技能。
在不同图式中系以相同标号来标示相同或类似组件;另外请了解文中诸如“上”、“下”、“内”、“外”、“端”、“部”、“段”、“水平”、“垂直”、“向内”等等及类似用语系仅便于看图者参考图中构造以及仅用于帮助描述本实用新型而已。
参阅图1至图3所示,该易开罐10具有一本体20,该本体20系由金属薄板材料(如马口铁)对接成桶形,且本体20具有一上端202与一下端204,该上端202与下端204各形成一上开口203与一下开口205,本体20邻近下端204处向中央弯折一距离的形成一阶面206,使该下端204及下开口205的面积小于上端202及上开口2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统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统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0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