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关柜内CT二次线检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11193.1 | 申请日: | 200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3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6 | 分类号: | G01R31/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02***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柜内 ct 二次 检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器开关柜检查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在电气二次调试过程中,针对二次回路接线正确性的检查都是采用通灯查线法,该方法在对CT二次线检查时需将CT本体端子拆下才能避免CT本身直流电阻小对检查正确性的影响。但对于很多开关柜内配置的CT来说,由于柜内CT布置位置及开关柜结构的影响,要想拆下CT本体的二次接线端子是很困难的,甚至有时不可能,这样再用通灯对其回路进行检查就不能保证检查的正确性。这势必为以后的电气试验留下了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开关柜内CT二次线检查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拆下CT本体的二次接线端子困难、用通灯对其回路进行检查就不能保证检查的正确性等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采用常用万用表的欧姆档,利用CT二次绕组的直流电阻,通过测量CT二次绕组在开关柜端子排处的DZ-S2端到CT本体二次接线端CT-S2的电阻值R1和到CT-S1的电阻值R2,比较R1与R2的大小判断二次接线的正确性。
在实际的电气调试过程中,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可解决由于开关柜CT本体二次端子无法拆下而造成的CT二次回路无正确性保证的情况下进行电气试验的问题,大大减少了在试验中出现电流回路错误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了试验中检查和更改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常用万用表的欧姆档,利用CT二次绕组本身固有的直流电阻(一般不会小于1欧姆)这一特性。通过测量CT二次绕组在开关柜端子排处的某一端DZ-S2(也可以是DZ-S1)到CT本体二次接线端CT-S2的电阻值R1和到CT-S1的电阻值R2,比较R1与R2的大小便可判断二次接线的正确性:如R1<R2,则可判断端子排上DZ-S2与CT本体的CT-S2相一致,是同一根线;端子排上的DZ-S1与CT本体的CT-S1端子相一致,是同一根线。如R1>R2,则可判断端子排上DZ-S2与CT本体的CT-S1相一致,是同一根线;端子排上的DZ-S1与CT本体的CT-S2端子相一致,是同一根线,见图1。通过这样检查就能判断出在端子排处的二次线对应于CT的极性情况。
在贵州发耳电厂调试过程中,针对脱硫6kV开关柜CT本体二次接线端子无法拆下的情况,采用以上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以往在此情况下不能查线的难题。通过以后的电气试验检验,该方法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未经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11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