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咽喉炎复方冲剂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8324.0 | 申请日: | 200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8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义;刘艳;姜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新义 |
主分类号: | A61K36/634 | 分类号: | A61K36/634;A61K9/16;A61P11/04;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咽喉炎 复方 冲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成药复方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咽喉炎复方冲剂。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口腔、咽喉部及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很高,如急性口腔炎、溃疡性口腔炎、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扁桃体炎、溃疡性咽峡炎、鼻咽炎、食道炎,如不及时治疗,常引起邻近器官的病变及全身性并发症,如:急慢性中耳炎、鼻窦炎、气管炎甚至肺炎、心肌炎、风湿热、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目前国外多采用抗生素抗菌消炎的方法,药物副作用较大,易引起全身并发症;而国内治疗多采用抗生素辅以清热解毒药为主,治标不治本,复发率高,且副作用大。
另外,口腔、咽喉部、食道及上呼吸道手术后,因手术创伤愈合较慢,且常因为局部细菌感染而影响伤口愈合,目前,临床上只能应用抗生素治疗,以预防或控制炎症,既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又易引起不良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咽喉及口腔疾病治疗技术手段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散结化瘀,消肿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等功效,且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咽喉炎复方冲剂。
一种治疗咽喉炎复方冲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配比的各组分:
无花果50%-60%,
连翘15%-20%,
山豆根15%-20%,
冰片0.1%-0.4%,
甘草4%-5%。
本发明中各类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
无花果55.43%,
连翘19.96%,
山豆根19.96%,
冰片0.22%,
甘草4.43%。
本发明所采用的无花果含有18种氨基酸(10种为人体所必需)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并具有明目生津、抗炎消肿、健脾止痛等药效,无花果干果、成熟果、未成熟果以及其根茎叶均含有抗癌活性成分,其主要包括苯甲醛、呋喃香豆素内酯、补骨酯素、佛手柑内酯等物质,经研究表明其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能抑制癌细胞的发生发展,同时,对健康肌体细胞不造成任何损害,此外,经研究表明无花果中含有柠檬酸、延胡索酸、琥珀酸、苹果酸、丙乙酸、草酸、奎宁酸等物质,具有抗炎消肿之功,所以具有良好的利咽消肿的作用。连翘内含有连翘酚、甾醇化合物C49H74-80O6、皂甙(无溶血性)及黄酮醇甙类、马苔树脂醇甙等,具有显著的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功效,此外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具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尤其对痢疾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较好,山豆根内含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臭豆碱和甲基金雀花碱、以及各类黄酮成分等,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的疗效,且另具抗肿瘤作用,经研究表明对恶性肿瘤有显著效果,副作用小,安全,且不使白细胞减少,冰片具有止痛及温和的防腐作用,较高浓度(0.5%)有抑菌作用,可用于神经痛及消炎,黏膜及皮下组织均易吸收,对溃疡性及糜烂性口腔炎有较好疗效,止痛作用明显,加速炎症消除,促进口腔黏膜剥脱、糜烂、和溃疡的愈合,同时特别对物理因素所引起的黏膜损害效果良好,而对细菌或其他复杂因素所致的黏膜损害,亦能发挥辅助治疗作用,甘草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够保护发炎的消化道粘膜和气管粘膜,同时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此外,甘草还能够对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缓和胃肠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本发明经临床应用证明,对咽喉部、上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咽喉部手术后的恢复以及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疗效显著,具有清热解毒,散结化瘀,消肿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的功能,同时又兼有养肺胃的功效,具有性能好、易制作、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等显著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咽喉炎复方冲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配比的各组分:
无花果50%-60%,
连翘15%-20%,
山豆根15%-20%,
冰片0.1%-0.4%,
甘草4%-5%。
本发明中各类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
无花果55.43%,
连翘19.96%,
山豆根19.96%,
冰片0.22%,
甘草4.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新义,未经刘新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83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机械手
- 下一篇:蛭弧菌蛭质体在制备防治大菱鲆红嘴病菌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