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身份智能控制锁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7818.7 | 申请日: | 200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0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苏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凯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E05B47/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7604浙江省玉环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身份 智能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门、箱或柜子上的锁,特别是一种身份智能控 制锁。
背景技术
锁具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防盗用具。随着时间的发展,由最早 的挂锁逐渐发展为隐藏式的锁具,锁合之后,表面仅留有钥匙孔,安全性能大大提高。近年 来又发明了安全性能更高的电动锁,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微型直流电机通过齿轮传动机构驱动 锁舌行走以达到开启和锁合锁具的目的。更近一步的是智能电动锁,比较常见的是通过键盘 输入密码控制锁具启闭,其内部主要采用了微处理器对锁具进行控制。其中所用的锁具大多 还是采用普通的机械锁具的锁合方式进行工作,即驱动锁舌从开合装备的一边插入到另一边 来实现。这种锁合方式适用于门、窗或柜子等开启方向垂直于锁舌的载体上,但是却无法适 用于箱体类开合装备上。此外,在一些金融领域,这种通过按键输入密码进行开锁的智能锁 只能通过修改密码来完成交接,不但麻烦而且安全性也不能得到保证,因此也不适用于那些 安全性要求高,交接频繁的地方。
为了对上述技术缺陷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识别身份的智能锁及其钥匙[申请号:01255261.5],由电 路部分和机械部分构成,包括单片机、监控专用模块、智能钥匙身份数据模块、数据存贮器 、报警接口、电子弹子及其连接的机械锁体,单片机外接监控专用模块、数据存贮器、报警 接口,监控专用模块设置控制输出端、密码信号输入端,上述控制输出端、密码信号输入端通 过导线连接到机械锁体的触点上,报警接口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出脚上,智能钥匙上的身份数据 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监控专用模块的密码信号输入端、报警接口上。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性能,解决了部分技术问题,但是仍然存在着下述不 足之处:1锁体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工作稳定性较差,且操作使用不够方便。2、安全性难以 得到保证,易于被不法分子开启,适用范围较小。3、当电子控制部分出错时,难以采用机 械方式开锁,使用灵活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工作稳定性高,安 全可靠,适用范围广泛的身份智能控制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身份智能控制锁,设置在能够相互开 合的部件一和部件二之间,包括固定在部件一上的锁具盒和固定在部件二上的锁舌,其特征 在于,本智能控制锁还包括设置在锁具盒处的锁舌锁定机构、电驱动解锁机构、带有单片机 芯片的主控集成电路、以及射频IC智能卡采集器或人体生物信息采集器,当锁舌插入锁具盒 内时,锁舌锁定机构能作用于锁舌上将其锁定,所述的射频IC智能卡采集器或人体生物信息 采集器和电驱动解锁机构均与主控集成电路相联接,在主控集成电路的单片机芯片内存储有 开锁认证识别信息,所述的主控集成电路能将射频IC智能卡采集器或人体生物信息采集器采 集到的数据信息与开锁认证识别信息进行数据核验比对,且当数据信息与开锁认证识别信息 相符时能输出开锁控制数据信号给电驱动解锁机构,所述的电驱动解锁机构与锁舌锁定机构 相联且当接收到开锁控制数据信号时能使锁舌锁定机构开启并释放锁舌。
在锁舌插入锁盒时,锁舌锁定机构作用于锁舌上将其锁定,从而实现了上锁。主控集成 电路的单片机芯片中的开锁认证识别信息可以根据需要输入并存储于其中,这里的开锁认证 识别信息可以为二代身份证中的身份信息、智能卡信息、人体生物信息等各种类型的信息。 射频IC智能卡采集器或人体生物信息采集器采集到的数据信息,经过分析、比较和处理核验 ,且当数据信息与开锁认证识别信息相符时,即可产生开锁控制数据信号。主控集成电路控 制电驱动解锁机构工作,使锁舌锁定机构复位并释放锁舌,从而实现开锁。反之,则不会产 生开锁控制数据信号。
在上述的身份智能控制锁中系统中,所述的主控集成电路通过有线或无线接收传送数据 信息的方式与远程交换控制后台管理系统相联。通过这种结构,远程交换控制后台管理系统 和身份智能控制锁实现了联机运行。远程交换控制后台管理系统可以对单片机芯片内存储的 开锁认证识别信息进行更新替换,从而使远程交换控制后台管理系统对身份智能控制锁的“ 开启/关闭”确认人员身份识别进行全过程控制,即实现远程控制、授权、开锁人员身份交 接,进一步提高使用安全性的便捷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凯,未经苏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78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全废料烧结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