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苦丁茶接穗连体粘接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306734.1 | 申请日: | 2009-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7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杜宏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宏彬 |
| 主分类号: | A01G1/06 | 分类号: | A01G1/06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胡龙祥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苦丁茶 接穗 连体 粘接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木的嫁接方法,尤其是苦丁茶树(Ilex latifolia)嫁接时,接穗不离母株,提高嫁接成活率和林木增加生长量的接穗连体粘接方法。
背景技术
嫁接是将一株植物的枝或芽接在另一株植物体(如根、苗干、树干)上,使之成为新植株的方法。其中作为嫁接用的枝或芽,通常是脱离母体的植物体的一部分,叫做接穗;被嫁接的植株(根、苗干、树干等),叫做砧木,是具有生命力的独立个体植株。
植物嫁接成活的原理,是植物形成层愈合原理和植物亲和力原理,不具备这两个条件,就难以成活。树木是有形成层的,嫁接和切削时,就要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相吻合;同时,接穗和砧木还要有亲和力。因此,通常同种树木之间嫁接成活率较高,异种树木之间或亲缘关系较远的树木之间嫁接则不易成活。但是,许多植物却没有形成层,只能靠亲和力这一条件。如水稻、小麦、高梁、玉米等禾本科植物,没有形成层,无法使用一般的嫁接方法,须用种胚嫁接法进行嫁接。
树木嫁接接穗,主要来源于枝条,故叫枝穗。一般供嫁接用的枝穗,长度为4cm~8cm,最长不超过10cm。在一个接穗上,至少要有2~3个饱满的芽子。树木嫁接接穗,其次是叶芽,叫芽穗。所以,按接穗之不同,可以分为芽接和枝接;若按砧木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根接和枝干嫁接;按嫁接时的植株是否起苗,又可分为起砧嫁接和立地嫁接。
芽接方法,有丁字形芽接、方块状芽接和套接等。但在各种嫁接方法中,以枝接为最多。枝接的方法,根据接穗和砧木接口切削状况不同来划分,主要有切接、切复接、劈接、皮下接、对接、舌接和髓心形成层对接等。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接穗和砧木的切口,一般都是从上向下方向切削的。
目前,所有常规的植物嫁接方法,其接穗都是植物体的一部分,嫁接时均需要脱离母株(母体);而砧木则是独立的个体植株。因此,嫁接后接穗是不能单独存在的,它需要从砧木中吸取水分和养料,故要依靠砧木才能成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根据苦丁茶接穗离体嫁接成活率较低、嫁接植株生长较慢的问题,提出苦丁茶接穗连体粘接的嫁接方法,能提高嫁接成活率和植株生长量,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苦丁茶接穗连体粘接法,其特征是:以苦丁茶植株为接穗,不脱离母株,连体嫁接于作为砧木的另一株苦丁茶植株茎干之上;嫁接时,在接穗、砧木对应的植株茎干上,刮去外皮,显出绿色内皮,再在此处纵向划1~2条刀痕,横向每隔约0.5cm划1条刀痕,所述刀痕深达木质部,然后将接穗、砧木的该处茎干紧贴一起,用塑料薄膜带紧紧包扎之形成连体植株。
作为优选,本发明还包括以下各技术措施:在嫁接之前,将1年生的苦丁茶植株每2株合并在一起,栽植在苗圃地里进行培育。经过1年培育后,到2年生时对合并在一起的苦丁茶植株,在植株茎干高度10~20cm以上的相对应位置,实施嫁接。显出绿色内皮部分的长度为5~10cm。待接口愈合、连体植株成活后,剪去接口以上的砧木植株主梢、保留接口以下的砧木植株,继续培育,形成为一梢二根的苦丁茶嫁接植株。嫁接后,对植株进行修剪,剪去苗干高度的1/4~1/3,在苗圃地里继续培育。待接口愈合、连体植株成活后,剪去接口以上生长较弱的茎干,只留下长势较好的茎干1株;保留接口以下的2株植株根系,形成为1梢2根的苦丁茶嫁接植株。先将1年生植株经起砧嫁接后,再移植到苗圃中培育1年,育成2年生嫁接植株。嫁接时间在树木的休眠季节,春季树液即将流动时。
本发明——苦丁茶接穗连体粘接法,与传统的嫁接方法有着本质区别:
(1)本发明属接穗连体嫁接,接穗本身是一个完整植株,独立的个体;传统嫁接方法,是接穗离体嫁接,接穗只是母株的一部分,并非独立个体。
(2)本发明嫁接时,只要求2株植株茎干刮皮刀痕处相互紧贴,并不要求形成层相接;常规嫁接方法,务必要求接穗和砧木切口的形成层相接,否则就难以成活。
(3)本发明接穗与砧木的嫁接接触面大,传统嫁接方法(包括切腹接、对接和倒削顺接)嫁接接触面要小得多。
本发明——苦丁茶接穗连体粘接法,有如下优点:
1.嫁接成活率高,可达95%~100%。
2.嫁接操作简便易行。
3.嫁接植株生长量比对照增加21%~33%。
4.可应用于一般树种嫁接,尤其适应于髓心较大或枝条空心的树种嫁接。
5.可应用于林木良种建设和营造风景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宏彬,未经杜宏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67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