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糖尿病足治疗仪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306603.3 | 申请日: | 2009-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2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 发明(设计)人: | 戴如春;廖二元;曹永正;刘应书;杨礼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5/00 | 分类号: | A61H35/00;A61H9/00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 晖 |
| 地址: | 410011湖南省长沙市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糖尿病足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治疗仪器,尤其涉及糖尿病足治疗仪。
背景技术
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软组织及骨组织极易感染细菌,加上患肢的血液供应不良,组织修复能力弱,最终严重溃烂,散发恶臭气味,称为糖尿病足(Diabetes Foot,DF)。DF的流行病学特点主要有:1、患病率高。国内糖尿病足发病率占糖尿病住院人数的20%~50%,国外糖尿病足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0.9%~1.7%;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约2.8%~14.5%患糖尿病足。据报道,美国每年有3%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足部溃疡,成年人中40%的足和下肢溃疡由糖尿病所致。2、危害性大。以同年龄层比较,糖尿病患者产生足部溃疡机率是正常人的5倍速,其中有5%~10%的患者需要进行截肢手术,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机率是正常人的15~42倍,目前,台湾平均每年每十万人口约有10~15人接受下肢截肢,其中一半是糖尿病患者;大约有15%的糖尿病患者在3~5年内会因其它疾病而死亡;存活的截肢患者中有半数的人也会在5年内再将另一条腿截肢。3、治疗难度大。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了DF的形成,如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等,并且起病隐袭,往往不引起患者的注意,故一旦发生,治疗就非常困难,对患者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在临床上,DF的特点为:1、细菌感染为混合性感染,包括需氧菌与厌氧菌,大部分耐药,常规治疗时需要全身联合应用几种广谱抗生素,用药时间长,花费高,治疗效果欠佳;2、伤口溃烂程度不一,严重时出现肢体深处的死腔,不便于清创引流;3、大部分患者同时存在肢体动脉硬化,形成血栓,导致下肢动静脉部分或全部血流阻塞,血供欠佳,致使坏死组织较非糖尿病患者难于愈合。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经常清洗换药,而且常规清洗效果欠佳,在清洗时散发的恶臭以及深部的脓腔为医护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困难,同时清洗过程中细菌的分散以及恶臭等也影响到整个病室。4、康复难,住院时间长,不容易康复。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专门的医疗设备用于DF的治疗以及康复。
目前临床治疗存在的不足之处:1、难于深部清洗。清洗效果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对于患者是否截肢影响十分重要;2、灭菌效果差。因为血液循环差,全身应用抗生素难于达到局部,需要多联抗生素同时应用,而局部应用抗生素非常容易产生耐药性,目前不主张局部应用抗生素,所以抗菌效果始终存在很大问题;3、康复存在被动性。尚没有良好的促进足部坏死组织康复的措施,只是被动地等待足部组织自行恢复好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自动对糖尿病足进行浸洗、压力喷射清洗和灭菌的糖尿病足治疗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糖尿病足治疗仪,包括主机壳体、主机壳盖和控制箱,所述主机壳体与主机壳盖围成可封闭的治疗腔,所述治疗腔内设有用于冲洗糖尿病足的喷淋头和与外部连通的排放口,所述控制箱设于治疗腔外,控制箱内设有液压泵和液体通道,所述液压泵的输出端经液体通道与喷淋头连通。
所述控制箱内设有第一气体通道和可控制治疗腔内气体压力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经第一气体通道与治疗腔连通。
所述压缩机旁设有可加热送入治疗腔内气体的加热装置。
所述喷淋头包括装设于主机壳盖上的固定喷淋头和装设于主机壳体上的活动喷淋头,所述控制箱内设有第二气体通道和用于驱动活动喷淋头的风动装置,所述风动装置经第二气体通道与压缩机连通,所述活动喷淋头呈管状,并经一对管夹吊装于治疗腔顶部,活动喷淋头上固定有把手,所述把手经曲柄摇杆机构与风动装置输出端相连。
所述治疗腔呈足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66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废旧玻璃为原料生产U型玻璃的方法
- 下一篇:松脂酸铜·叶枯唑悬乳剂及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