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6388.7 | 申请日: | 200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5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罗婷;马献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7/02 | 分类号: | H01H17/02;H01H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装置,尤其涉及用于照明电路中的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拉线开关是一种常见的开关装置。通常,拉线开关包括底座、接线板、转轴、圆盘拉杆、弹簧和卡簧等。由于转轴与底座的底面平行,所以造成整个开关结构复杂,不便于生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开关装置,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一种开关装置,包括本体,该本体包括中空的腔体,该腔体的内表面伸出有转轴和触点底座,该触点底座包括间隔的设置的两个触点和导电的弹性件,该开关装置还包括滑动部和导电的转动杆,该滑动部连接于该本体并可相对该本体运动,该滑动部包括沿其运动方向形成的收容槽,该转动杆枢接于该转轴,该转动杆的第一端收容于该滑动部的收容槽中,该滑动部移动带动该转动杆转动,该滑动部移动至第一位置时,该弹性件受到转动杆的第二端的压力发生弹性形变而与该两个触点相接触。
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开关装置的分解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开关装置的滑动部和转动部处于初始位置的示意图。
图4为显示图1的开关装置的滑动部和本体的放大图。
图5显示为图1所示的开关装置的转动部与触点底座的弹片接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3,开关装置100包括中空的本体200、滑动部300、转动部400和触点底座500。滑动部300连接于该本体200,滑动部300受到推动后相对本体200滑动,滑动部300的底面形成有收容槽310(图3可见)。
转动部400置于本体200之内且枢接于本体200。转动部400的第一末端自本体200的开口部210中伸出,且转动部400的第一末端收容于滑动部300的收容槽310中。如此,当滑动部300滑动时,转动部400的第一末端受到收容槽310的底面的推动而使得转动部400转动。
触点底座500固定于本体200之内并且与转动部400的第二末端相对,触点底座500包括两个导电触点510和弹性件520(图3可见),导电触点510具有一定得间隔。弹性件520自触点底座500的一个表面凸出。当滑动部300滑动至第一位置时,转动部400的第二末端与弹性件520接触,弹性件520受到转动部400的第二末端的压力而发生弹性形变,使得弹性件5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电触点510接触,从而使得开关装置100由断路状态变为通路状态。
在较佳实施方式中,开关装置100的各元件的具体结构为:
本体200包括基部220和盖部230,盖部230连接于基部220。基部220和盖部230均为中空的,以容纳转动部400和触点底座500。盖部230的顶面231向下凹陷形成收容腔232,收容腔232用于收容滑动部300,该开口部210形成于收容腔232的底面。
收容腔232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分别固定有长条状的导向肋233(一个未示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肋233通过胶接等方式固定于该收容腔232中。导向肋233与收容腔232的底面具有预定的距离。一个导向肋233的侧面包括波纹状的曲面234(图4可见),其包括多个凹陷部235。
滑动部300大致为矩形状,其长度小于盖部220的收容腔232的长度,使得盖部220可在收容腔232中滑动。滑动部300的底面形成的收容槽310为圆弧状,滑动部300的顶面形成有多个锯齿状的凸起320,其用于增加使用者的手指与滑动部300的顶面间的摩擦力。
滑动部300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形成有滑动槽330,滑动槽330沿滑动部300的长度方向延伸。滑动槽330的高度略大于收容腔232中的导向肋233的高度。
同时参考图4,滑动槽330的侧面凸出有一弹片340,其与具有曲面234的导向肋233相对。
盖部230的导向肋233收容于滑动槽330中,滑动部300受到用户的推动后沿着该导向肋233滑动。弹片340收容于曲面234的凹陷部235中,从而使滑动部300定位于预定位置而不会随意移动。在自曲面234的一个凹陷部235滑出时,弹片330被压缩直至滑入曲面234的另一个凹陷部235而恢复原状。
转动部400大致为L形,其包括柱状部410和大致与柱状部410垂直的撞击部420,撞击部420大致为长方体。柱状部410的第一末端411自盖部220的开口部225伸出且收容于滑动部300的收容槽340,并与收容槽340的底面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63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GPS授时天线时钟模块
- 下一篇:一种低温金属清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