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型碳纳米管除雾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5033.6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0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魏朝沧;陈杰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84 | 分类号: | H05B3/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纳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雾应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除雾能力的薄膜型碳纳米管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碳纳米管是日本科学家Iijima于199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碳结构材料,碳纳米管与石墨、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一般可分为单壁碳纳米管与多壁碳纳米管。因其独有的结构及奇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关注。碳纳米管是由石墨层碳原子卷曲而成的管状材料,其径向尺寸为纳米量级,具体请参见“Helical Microtubules ofGraphitic Carbon”,S Iijima,Nature,vol.354,p56(1991)。
现有的除雾应用技术中,较为领先的技术是光触媒技术,其中二氧化钛光触媒的应用较多。二氧化钛光触媒通常是镀在镜片表面,利用二氧化钛光触媒表面与水滴的接触角度几乎为零的特性,可有效增加雾气与二氧化钛光触媒表面接触面积并形成水膜,由于水膜比雾气粘附在镜片表面更加均匀,光线产生散射的角度减小,使得镜片表面看起来较为清晰,从而达到除雾的效果。
但是,在将二氧化钛光触媒镀在镜片表面过程中,若鼻孔或口腔不小心吸入二氧化钛光触媒粉末,会造成肺部或其他呼吸器官病变,因此其一般需要专业人员使用专业专业设备进行。这样,普通的使用者无法根据需要自行在其需要除雾的镜片表面使用二氧化钛光触媒,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并且,雾气只是在二氧化钛光触媒表面形成水膜,在无紫外光照射的环境下,镜片表面的水并未去除,当水膜达到一定厚度后,水滴在滑落过程中会形成水痕,其依然会影响镜片表面的清晰效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无污染、且可有效去除镜片表面的雾气的薄膜型碳纳米管除雾装置。
发明内容
下面将以具体实施例说明一种薄膜型碳纳米管除雾装置。
一种薄膜型碳纳米管除雾装置,用于基板表面的除雾处理,其包括一粘贴于该基板表面的透明加热膜及一电源,该透明加热膜两端分别与该电源两端相连,该透明加热膜包括至少一层碳纳米管薄膜,该碳纳米管薄膜包括多根基本平行设置的碳纳米管。
一种薄膜型碳纳米管除雾装置,用于基板表面的除雾处理,其包括一粘贴于该基板表面的透明加热膜、第一电源、第二电源、以及连接于该透明加热膜与该第一电源、第二电源之间的电源自动切换装置,该透明加热膜包括至少一层碳纳米管薄膜,该碳纳米管薄膜包括多根基本平行设置的碳纳米管,该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将第一电源与第二电源进行切换以保证其中一个电源为该透明加热膜正常供电。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的薄膜型碳纳米管除雾装置利用与透明加热膜电连接的电源为透明加热膜膜供电,并通过碳纳米管薄膜直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以将附着于该基板表面的雾气蒸发去除,并且,该透明加热膜粘贴于该基板表面,该透明加热膜的碳纳米管薄膜可直接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其电热转换效率较高,从而薄膜型碳纳米管除雾装置可有效去除雾气且无污染;进一步地,还可利用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切换第一电源与第二电源为透明加热膜供电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进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薄膜型碳纳米管除雾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方案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薄膜型碳纳米管除雾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方案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薄膜型碳纳米管除雾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的薄膜型碳纳米管除雾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薄膜型碳纳米管除雾装置100,用于基板50表面的除雾处理。薄膜型碳纳米管除雾装置100包括透明加热膜10和电源20。其中,基板5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51和第二表面52。
透明加热膜10可粘贴于基板50的第一表面51或第二表面52,也可同时粘贴于基板50的第一表面51与第二表面52。本实施例中,透明加热膜10粘贴于基板50的第一表面51。
本实施例中,透明加热膜10包括一层碳纳米管薄膜12。碳纳米管薄膜12包括多根基本平行设置的碳纳米管。碳纳米管薄膜12粘贴于基板50的第一表面51。碳纳米管薄膜12可为单壁碳纳米管,也可为多壁碳纳米管。本实施例中,碳纳米管薄膜12为单壁碳纳米管,其包括多根碳纳米管,多根碳纳米管排布在同一平面内。优选地,为了使碳纳米管薄膜12的导电性能与热分散效果更好,优先采用超顺排碳纳米管阵列拉取形成碳纳米管薄膜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50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墨鱼骨转化多相大孔径骨再生支架材料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终端接入的方法和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