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踏板摩托车后置物箱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4043.8 | 申请日: | 200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0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先龙;魏长全;陈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9/00 | 分类号: | B62J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0重庆市南岸***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踏板 摩托车 后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骑式车辆,具体的指是关于踏板摩托车后置物箱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踏板摩托车具有这样一个特点:在摩托车座垫下方设有后置物箱,后置物箱内可以放置一些小的行李或物品,而座垫正好盖在后置物箱上面,形成对后置物箱的箱盖,即座垫兼作后置物箱箱盖。由于踏板摩托车的特点——尾部稍微后翘,中部稍微下沉,因此后置物箱顺势地后部高,前部下沉而形成实际放置物品的空腔(置物坑)。在后置物箱前部下沉位置下面布置有发动机及为发动机运行而配置零部件,当摩托车出现故障后可能需要对这个地方的零件进行检修、排查。目前的检修方式首先是从摩托车侧面入手,打开侧面的覆盖件,对能够检修的零件进行检修。如果即使打开侧面的覆盖件后无法对一些零件因为空间狭小或位置原因还无法进行检修,那么就需要将后置物箱取下,对这些零件进行检修。从这个检修过程可以看出,现有的故障排查、检修较为繁琐,甚至可以说大动干戈,特别是对那些已经明确故障就在后置物箱下面的发动机及其零部件的情况来说,将后置物箱取下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后置物箱取下不但涉及到自身安装,还需要将座垫取下,取下后还要安装,而安装往往比取下更麻烦,造成维修、检测的过程繁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一种踏板摩托车后置物箱的改进结构,改进后的后置物箱便于检修后置物箱下遮挡的零件,从而给检测、维修带来方便。
本发明的结构是这样的:踏板摩托车后置物箱,包括置物箱本体,置物箱本体前部下沉形成置物坑,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坑底部开设有维修孔,维修孔上设置有遮盖维修孔的盖板。当发现摩托车问题的时候,而且确定问题出现在置物箱下并且进行维修时,直接打开座垫,揭开盖板即可对盖板下的零件进行检修,从而不用把整个后置物箱卸下,更不会取下座垫,检修后再复原即可,因此十分方便,效率高,避免了繁琐的卸下和再安装的过程。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置物坑左右其中一侧设有筋墙,筋墙与置物坑侧壁一起合围形成用于放置工具袋的围框。本结构为每车配备的工具袋专设了放置空间,更利于物品的归类放置,使物品摆放井然有序,便于工具的取放。
本发明结构简单,充分利用后置物箱自身结构,实现了对后置物箱下方零件的遮挡,也方便对该部位的零件的快速的检测与维修,不但效率高,而且也降低了维修人员的维修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结构示意图(正视图)。
图2-图1俯视图;
图3-图2A-A剖视图;
图4-图2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从图上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踏板摩托车后置物箱,置物箱本体1后部与车身后部对应上翘,置物箱本体1前部下沉形成置物坑2,其改进在于:所述置物坑2底部开设有维修孔,维修孔上设置有遮盖维修孔的盖板3。盖板3既可以通过四周设置螺钉的方式与置物坑2底部连接,也可以通过一端铰链的方式,另一端卡接扣合或者螺钉固定的方式与置物坑2底部连接。采用铰链和卡扣或者螺钉的方式便于对盖板的翻转和安装;维修孔的大小则根据具体车型可大可小,主要是能够方便地对置物箱下面的零件进行维修即可,当然盖板大小要与维修孔适配。维修时,翻开座垫,揭开盖板即可直接对盖板下的零件进行检修,而不用取下座垫也可以不用把整个后置物箱卸下,检修后再复原即可,因此十分方便,效率高,避免了繁琐的卸下和再安装。
本发明另一处改进是在置物坑2左右其中一侧设有筋墙4(图上反映的是右侧),筋墙4与置物坑2侧壁一起合围形成用于放置工具袋的围框。筋墙4设置呈形状,与置物坑壁大致呈形状形成为围框,围框设置成与工具袋大小适合的空间,工具袋放入围框后与围框壁卡紧,即使摩托车行驶中有大的颠簸也不会将工具袋抖松翻过筋墙或者工具袋在围框里面有松动而造成抖动发出声音。由于每个车的工具袋大小是确定的,因此按上述卡紧原则设置筋墙即可。本结构为每车配备的工具袋专设了放置位置,更利于物品的归类放置,使物品摆放井然有序。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40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氢、氧分离器置换装置及其置换方法
- 下一篇:加氢催化剂的器外预硫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