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4037.2 | 申请日: | 200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7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思滢;赵立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思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F5/44;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文顺 |
地址: | 063000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将待排 粪便 结肠 直肠 表面 隔离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将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能通过肛门放入肠道的导便执行体(1)、大便导管(2)、药物输送管路(3)、控制导管组(4)、盛便容器(5)、控制器(6),大便导管的一端连接导便执行体,另一端连接盛便容器,药物输送管路的一端随大便导管进入导便执行体的壳体并穿出壳体,开口于壳体外,药物输送管路的另一端为药物进口,并通过控制器控制,控制导管组的一端连接相应执行器件,另一端连接控制器相应接口,控制器控制导便执行体和药物输送管路的工作状态,导便执行体导出的大便通过大便管路进入盛便容器;所述的将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装置还包含内阻囊和外阻囊,内阻囊、外阻囊是充气或液可膨胀的囊状物;内阻囊设置在大便导管上,能够和导便执行体一起通过肛门放入肠道,其充气或液膨胀后的作用是防止肠道内装置部分脱出肛门;外阻囊套在大便导管外,其充气或液膨胀后的作用是:一是当肠内大便导管压力增加时防止肛门外的大便导管被牵拉入肛门内;二是辅助扩张肛门作用;导便执行体是如下结构:包含壳体、入口单向瓣膜或单向阀、环形气囊、出口单向瓣膜或单向阀、导便执行体控制导管、密封囊、密封囊控制导管,壳体为圆管状结构,两端开放,入口单向瓣膜或单向阀固定在壳体一端的进便开放口部;环形气囊固定在壳体内部,导便执行体控制导管一端与环形气囊内相通,另一端与控制器的环形气囊控制接口相连;出口单向瓣膜或单向阀与大便导管固定在壳体另一端的出便开放口部,与入口单向瓣膜或单向阀相对,密封囊固定在壳体外,密封囊控制导管一端与密封囊内相通,另一端与控制器的密封囊控制接口相连;密封囊的作用是阻止待排粪便进入治疗区中的肠道;环形气囊的作用是:收缩时将肠道内的待排大便吸入导便壳体内,膨胀时将大便压出壳体至前段大便导管。
2.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导便执行体与内阻囊之间的大便导管上设有中间囊和中间囊控制导管,中间囊控制导管一端与中间囊相通,另一端与控制器的中间囊控制口相连,当对结肠局部治疗时,导便执行体和中间囊放在待治疗区肠道的两端,使肠道患病部位处于导便执行体和中间囊之间。
3.一种将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能通过肛门放入肠道的导便执行体(1)、大便导管(2)、药物输送管路(3)、控制导管组(4)、盛便容器(5)、控制器(6),大便导管的一端连接导便执行体,另一端连接盛便容器,药物输送管路的一端随大便导管进入导便执行体的壳体并穿出壳体,开口于壳体外,药物输送管路的另一端为药物进口,并通过控制器控制,控制导管组的一端连接相应执行器件,另一端连接控制器相应接口,控制器控制导便执行体和药物输送管路的工作状态,导便执行体导出的大便通过大便管路进入盛便容器;所述的将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装置还包含内阻囊和外阻囊,内阻囊、外阻囊是充气或液可膨胀的囊状物;内阻囊设置在大便导管上,能够和导便执行体一起通过肛门放入肠道,其充气或液膨胀后的作用是防止肠道内装置部分脱出肛门;外阻囊套在大便导管外,其充气或液膨胀后的作用是:一是当肠内大便导管压力增加时防止肛门外的大便导管被牵拉入肛门内;二是辅助扩张肛门作用;所述的将待排粪便与结肠、直肠内表面隔离的装置还设有废液吸收管路,废液吸收管路的一端固定在内阻囊环上,开口于内阻囊外的肠道内,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盛便容器,并通过控制器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思滢,未经赵思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40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