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抗冲击的导盘圈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3485.0 | 申请日: | 2009-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4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陆根才;蔡红;刘军;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根才 |
主分类号: | B21B39/14 | 分类号: | B21B39/14;B21B15/02;C22C38/36;C22C33/04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金 辉 |
地址: | 214500江苏省靖江市新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冲击 导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缝管轧制轧管机上的关键零件,尤其是一种耐磨抗冲击的导盘圈。
背景技术
无缝钢管导盘装置是目前国内无缝管轧制轧管机上的关键设备,从目前国内热轧管的生产工艺来看:从管坯验收-剪断-加热-穿孔-轧管-挤头-冷却-收集-酸洗-检验-收集-计量-热轧管,穿孔/轧管/挤头是无缝管轧制的关键工序,在穿孔/轧管/挤头的关键工序中要用到导盘圈,导盘圈装置在钢管轧制过程中主要起矫直、导向作用,因钢管轧制过程工况复杂,对导盘圈的材料耐磨、抗冲击性能要求很高,因而导盘圈属于易损件,目前国内导盘圈的耐磨性能差、抗冲击性能差、容易破裂,寿命短,使用到一定时间后必须进行修复,能够修复重复使用的次数少,以上缺陷导致钢管轧制中导盘圈需要经常更换,导致能源消耗大、效率偏低、成本高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耐磨抗冲击性能的导盘圈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碳3.6-3.9,硅1.8-2.0,锰0.5-0.8,铬0.2-0.5,钼0.8-1.4,铜0.8-1.4,硫≤0.012,磷≤0.015,稀土0.03-0.05。
本发明耐磨抗冲击的导盘圈的生产工艺,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碳3.6-3.9,硅1.8-2.0,锰0.5-0.8,铬0.2-0.5,钼0.8-1.4,铜0.8-1.4,硫≤0.012,磷≤0.015,稀土0.03-0.05,所述工艺采用中频炉冶炼,冶炼温度为1500-1700℃以上。
本发明采用的上述技术方案,铸件加工后的表面硬度可以达到205-225HB,耐磨损、抗拉强度性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导盘圈的修复重复使用的次数也能有很大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耐磨抗冲击的导盘圈,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碳3.6,硅1.8,锰0.5,铬0.2,钼0.8,铜0.8,硫0.005,磷0.005,稀土0.03。
本发明耐磨抗冲击的导盘圈的生产工艺,采用中频炉冶炼,冶炼温度为1500℃。
实施例2:
本发明耐磨抗冲击的导盘圈,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碳3.7,硅1.9,锰0.6,铬0.3,钼1.0,铜1.0,硫0.01,磷0.01,稀土0.04。
本发明耐磨抗冲击的导盘圈的生产工艺,采用中频炉冶炼,冶炼温度为1600℃。
实施例3:
本发明耐磨抗冲击的导盘圈,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碳3.9,硅2.0,锰0.8,铬0.5,钼1.4,铜1.4,硫0.012,磷0.015,稀土0.05。
本发明耐磨抗冲击的导盘圈的生产工艺,采用中频炉冶炼,冶炼温度为1700℃。
本发明采用的组分和生产工艺,使得铸件加工后的表面硬度达到205-225HB,其中钼主要起耐磨作用,铜主要起细化组织晶粒作用。经过改进后的导盘圈耐磨损、抗拉强度及导盘圈的修复次数能均有很大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根才,未经陆根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34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低汞节能灯
- 下一篇:一种嵌入式SIM卡座及其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