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再生能源设施农业能源供应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2052.3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6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慧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00 | 分类号: | F24J2/00;E04D13/18;E04D13/00;F24J3/08;H02N6/00;F28D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海淀区三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再生能源 设施 农业 能源 供应 系统 | ||
1.一种可再生能源设施农业能源供应系统,其特征是:在一个设施农业区域内,含有至少一个可再生能源生成系统,所述可再生能源生成系统是指在设施农业建筑的屋顶上和/或墙体上和/或区域内设置有采用可再生能源采集电能以及热能的系统,所采集的电能及热能用于设施农业的能源供应,通过分布在设施农业区域内、不同建筑物或非建筑物上的可再生能源采集单元实现能源的采集生成;通过集中和/或分布在不同的区域的能源储存单元和/或集中的能源储存单元系统实现能源的储存,通过一个共同使用的中央传输、控制、计量的系统,实现能源的传输、控制、计量,通过一个应用系统实现能源的应用,从而实现区域内的设施农业的能源供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再生能源设施农业能源供应系统,其特征是:可再生能源采集系统为至少下列之一:
A、太阳能光电系统:
B、太阳能光热系统;
C、太阳能光电光热系统;
D、地热;
E、浅层地表热能利用;
F、地表水源空调系统;
G、生物质发电;
H、沼气池;
I、垃圾粪便沼气。
J、小水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再生能源设施农业能源供应系统,其特征是:还有传统能源进行补充,以便在特殊气候进行补充,其能源方式可以选择下列之一
A、煤:
B、油:
C、气:
D、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再生能源设施农业能源供应系统,其特征是:设置有一个中央传输控制系统,实现能源的传输,分布区域内的可能源生成采集单元,可以将其采集生成的能源输送到中央传输系统中,实现能源的传输;在中央传输控制系统上设置有计量、结算系统,可以实现对分布的新能源采集单元和/或应用单元进行计量、结算,通过对每一个单元的采集流入量以及流出量的计量及结算,以实现能源的收费,其计量为单向由中央采集系统传输到单元应用系统,和/或双向的由中央采集系统传输到单元应用系统以及同时具备由单元采集向中央采集系统实现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再生能源设施农业能源供应系统,其特征是:在中央传输控制系统中传输的能源分为电能、热能、沼气三种形式;实现能源的传输、储存、控制,通过埋入到地面以下的中央传输管道实现电能、热能及沼气的中央传输,优选多功能一体化管道系统实现电能、热能、沼气的传输,以及通讯管道等一体化的传输;主管道与分布的能源采集生成单元连接,或者采用电能、热能及气体中的至少一种管道在地面以下进埋入管道传输,其中可再生能源产生的发电采用并网或组建的局部微网实现电力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再生能源设施农业能源供应系统,其特征是:热能储存器件设置在建筑物内、建筑顶、地面以下,在热能储存器件中设置有蓄热材料,蓄热材料周围设置有保温材料,将热能进行储存;电能的储存采用蓄电池;系统中优先采用热能实现能源的储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再生能源设施农业能源供应系统,其特征是:设施农业建筑内的温、光、水、气、肥采用智能化自动控制,对作物或叶片温度、茎流量、茎杆设置有检测仪器,多养殖类动物设置温度、身高、体重检测设备,多个设施建筑进行连栋建筑,并优选无土栽培,能源供应系统提供其所需的电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再生能源设施农业能源供应系统,其特征是:热能的传输控制系统将热量在新能源采集单元、传输控制系统、能源利用单元、热能储存单元之间实现热能的传输、控制,其换热、传热系统采用下列结构进行热能传递:
A、通过强制循环的流体进行传热,并设置有循环泵;
B、通过热管技术;
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再生能源设施农业能源供应系统,其特征是:采用下列结构之一通过热管进行吸热、传热、换热:
A、普通热管:其蒸发端直接进行对太阳能的接收,冷凝端与一个强制循环流动的流体进行换热;
B、整体热管:将多个光学镜对应的不同的热管的太阳能吸热部分相互并联到一个垂直的管道上,组成为整体热管的蒸发端,其共同拥有一个冷凝端,冷凝端蓄热器和/或蒸汽锅炉连接,将热能进行储存或直接用于产生蒸汽;
C、分离式循环热管:将多个光学镜对应的不同的热管的太阳能吸热部分进行串联,组成为一个共同热管的蒸发端,其共同拥有一个冷凝端,冷凝端蓄热器和/或蒸汽锅炉连接,将热能进行储存或直接用于产生蒸汽;
D、可连接热管:通过热管的可连接结构将热管进行连接,构成热管的体系;
E、环路热管;
F、脉冲热管:将热管进行串联,选取不同的连接段成为冷凝端,构成脉冲自震荡热管的结构;
G、循环自激振荡热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慧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智慧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20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