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漆包线的漆膜开裂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1816.7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7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顾林祥;郑立桥;黄裕军;张华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城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2 | 分类号: | G01N31/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大刚;孙玉英 |
地址: | 313013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漆包线 漆膜 开裂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漆包线的漆膜开裂检测方法,同时涉及一种漆包线的漆膜开裂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的漆包线在检查柔韧性指标时,一般是采用一定规格的试棒卷绕一定圈数后观察表面漆膜是否有开裂、或者是否有裂纹,严格的控制方式通常是提高放大的倍数进行观察,不但增加了检验工作的劳动强度,导致观察者的眼睛极易疲劳,而且无法全面、准确的判定漆膜的开裂状态,比如卷绕到内部的漆膜表面是否开裂就无法判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漆包线的漆膜开裂检测方法,同时提供一种漆包线的漆膜开裂检测装置。该方法及装置不但能全面、准确的检查漆包线的漆膜开裂状态,并且可以减轻观察者的眼疲劳、降低劳动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漆包线的漆膜开裂检测方法。它将待检测的漆包线浸入盐水酚酞溶液中,并通电,在8~15秒内观察漆包线在盐水酚酞溶液中是否出现红色,出现红色表明漆膜是开裂的,不出现红色表明漆膜没有开裂。
上述的漆包线的漆膜开裂检测方法中,它是将待检测的漆包线进行卷绕后全部浸没在盐水酚酞溶液中,从而全面检查漆包线的漆膜开裂状态。
前述的漆包线的漆膜开裂检测方法中,盐水酚酞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氯化钠0.2%,酚酞0.3%,其余为水。
前述的漆包线的漆膜开裂检测方法中,观察漆包线在盐水酚酞溶液中是否出现红色的时间最佳为10秒。
一种漆包线的漆膜开裂检测装置。包括容器和电极,在容器中盛放有盐水酚酞溶液,电极的一端浸入在盐水酚酞溶液中,电极的另一端连接可调试外接电源;待检测的漆包线卷绕试样浸没在盐水酚酞溶液中,并且漆包线卷绕试样与可调试外接电源串联。
上述的漆包线的漆膜开裂检测装置中,可调试外接电源为12V直流电压电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盐水电解生成氢氧化钠和氯气原理,将通电的卷绕好的漆包线试样浸泡在一定浓度的盐水酚酞溶液中,并利用酚酞显色作用,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观察通电的漆包线卷绕试样在盐水酚酞溶液中是否出现红色来判定漆膜是否出现开裂,不但能全面、准确的检查漆包线的漆膜开裂状态,并且可以减轻观察者的眼疲劳,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漆包线漆膜开裂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包括容器1和电极2,在容器1中盛放有盐水酚酞溶液3,电极2的一端浸入在盐水酚酞溶液3中,电极2的另一端连接可调试外接电源4。盐水酚酞溶液3的浓度与漆包线盐水试验国家标准规定的溶液浓度相同,盐水酚酞溶液3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含有0.2%的氯化钠,0.3%的酚酞,其余为水;所使用的可调试外接电源4选用12V直流电压电源,与漆包线盐水试验国家标准规定的电压相同。检测时,将待检测的漆包线卷绕试样5浸没在盐水酚酞溶液3中,并将该漆包线卷绕试样5与可调试外接电源4串联,然后通电,在10秒内观察漆包线卷绕试样5在盐水酚酞溶液3中是否出现红色,出现红色表明漆膜是开裂的,不出现红色表明漆膜没有开裂。为实现全面检测漆包线的漆膜开裂状态,最好将漆包线卷绕试样5全部浸没在盐水酚酞溶液3中,使整个漆包线卷绕试样5全部浸泡在盐水酚酞溶液3中。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城电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城电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18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热管高效放热端
- 下一篇: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