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内装饰成型方法及模制品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1363.8 | 申请日: | 2009-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0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浚元;黄君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B11/06;B29B11/02;B32B27/06;B32B15/08;B32B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饰 成型 方法 制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内装饰成型方法及以所述模内装饰成型方法所制成的模制品。
背景技术
一般物品、汽车、家电、消费型电子产品等的外观表面涂装方式分有液体涂装、粉体涂装、静电涂装以及电泳涂装几种,以涂装方式进行表面加工完全无法处理图样,并且在涂覆具有平面与侧边的大片基板时,由于基板的侧边尺寸与平面尺寸相较之下甚为悬殊,故当喷漆进行到涂覆基板的侧边时,相当多的喷漆将会累积于侧边。经由时间演变,一种改良式旋涂机应用于基材的涂覆,此种旋涂机利用离心力将液态涂剂滴落于欲涂覆的水平基板表面中部,再将基板水平面经由高速旋转进行涂覆层的涂布。但其问题在于基板转折边缘的端部容易产生涂覆层厚度不均匀的现象,另外无法达到基板底面端缘的包覆。
随着外观设计的进步与消费者对于外观的要求标准提高,用于各种产品的壳体亦讲求具有高光泽的表面以及多变的彩色图案,习知用以形成高光泽表面壳体的作法为对其做习称钢琴烤漆的表面喷漆,但其过程必须将成品放于无尘室中进行数道喷漆程序,再静置数天以干燥,若要对其底面端缘进行喷漆包覆,一样需经过数道喷漆程序,如此一来不仅拉长制造时间,且由于进行多道喷漆之后,会造成产品上烤漆的膜厚不平均或者过厚造成龟裂,其最终成品的总体良率降低,造成成本的大幅提高。
为达到表面的高光泽度、多变的彩色图案以及表面的耐磨损要求,现有技术以模内装饰成型转印具有高光泽彩色图案来达成上述要求,其中系采用装饰薄膜,所述装饰薄膜主要包括载体层、离型层、硬质保护层(硬化层)、油墨层以及粘着层。其中所述载体层用于承载油墨以及转印高光泽彩色图案的作用,用来将上述其它各层转印到位在成型模具内的成型塑件上,待成型完成后,载体层藉由离型层的作用从成型塑件上剥离。在载体层剥离后,硬质保护层以及具有彩色图案的油墨层被粘着层粘着在塑件表面。硬质保护层通常还需经过热烘烤或紫外线照射硬化成为透明材料后,造成高光泽效果并起到保护塑件及油墨层不被磨损及刮损的作用。关于此种技术的前案可参见日本专利第3546034号,第3895896号,台湾专利第350820号,美国专利第5993588号。所述技术揭露的装饰薄膜具有离型层与硬化层,且在成型开模时,载体层与离型层从粘着在塑件表面的硬质保护层上剥离,在成型后的塑件与转印后装饰薄膜上的硬化层与油墨层无法切齐,且硬化层的厚度在5微米(5μm)以内,通常经不起比较严重的外力刮伤。经长时间的使用后,硬化层会被磨耗,造成光泽度降低,甚至彩色图案亦会受到磨损。且离型层与载体层经剥离后无法再利用,制作成本偏高。
另外一种习知技术,参照美国专利第5800759号专利案以及日本专利号第4-10923号,美国专利第5800759号揭示了利用一传送装置30将一薄膜7置于一裁切模10中,所述裁切模10用以将所述薄膜7裁切为适当的形状或大小。接着,所述传送装置30将所述裁切后的薄膜7由裁切模10中取出,并将其置于射出模1内。由于所述位于射出模1内的薄膜7并未被定位,故当进行射胶时,射胶的流动及其所产生的射压易使所述薄膜7产生移位或皱折,所述薄膜7因而无法完整包覆于塑件。
现有技术中的模内立体装饰成型方法(IMF),是在成型模具中按照所需要的模制品的三维表面的形状对贴附薄膜进行成型并对边缘进行裁切,成型后的贴附薄膜具有模制品的三维表面的同样的形状,然后将成型后的贴附薄膜置于成型型腔内,注射成型后,贴附薄膜贴附于成型树脂的三维表面上对模制品进行装饰。参照日本特开平6-328498号,揭示了一种嵌入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准备一具备公模1及母模2的注射成形模具,所述公模1具有树脂射出孔10,凸部11及沟部12,所述母模2具有一凹部20,将经过预成形及冲裁加工的嵌入膜3装入所述母模2内,闭模后向所述模仁内注入熔融树脂并使冷却固化,从而得到所述嵌入膜3与外表面一体成形的嵌入成形品,然而,现有技术不能对模制品的底面端缘进行包覆,无法满足模制品的底面端缘外观要求,且使用该方法易使嵌入膜3产生移位或皱折。台湾公开第200819272号,揭示了一种模内装饰印刷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提供一图案化薄膜310与一模具320,图案化薄膜310具有一预设图案314,模具320具有一模穴322、多个进气孔326与一浇注口324,其中进气孔326以及浇注口324与模穴322相通,且图案化薄膜310配置于模具320的内壁。接着,使塑料自浇注口324注入模穴,使图案化薄膜310贴附于模具320的内壁,亦无法达到对模制品的端缘进行包覆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1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蛙体夹
- 下一篇:卷筒料自动横切模切后断料取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