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共烧陶瓷基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73245.0 申请日: 2009-12-17
公开(公告)号: CN101717245A 公开(公告)日: 2010-06-02
发明(设计)人: 周东祥;胡云香;龚树萍;傅邱云;郑志平;刘欢;孙荣光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04B35/10 分类号: C04B35/10;C04B35/457;C04B35/622
代理公司: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代理人: 曹葆青
地址: 430074 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低温 陶瓷 板材 料及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电子基板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低温共烧陶瓷基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随着军用电子整机,通讯类电子产品及消费类电子产品迅速向短、小、轻、薄方向发展,手机、PDA、MP3、笔记本电脑等终端系统的功能愈来愈多,体积愈来愈小,电路组装密度愈来愈高。若能将部分无源元件集成到基板中,则不仅有利于系统的小型化,提高电路的组装密度,还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目前,众多专家及工程技术界都认为,实现整机或系统集成的最佳方式是采用多芯片组件(MCM)技术,而多层片式元件(包括片式微波介质谐振器、滤波器、微波介质天线及具有优良高频使用性能的片式陶瓷电容器等)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微波元器件的片式化,需要微波介质材料能与高电导率的金属电极如Pt、Pd、Au、Cu、Ag等共烧。从经济性和环境角度考虑,使用熔点较低的Ag(961℃)或Cu(1064℃)等金属作为电极材料最为理想。因此,要求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具有低烧结温度,与Ag或Cu共烧(孙慧萍.LTCC低介高频微波介质材料[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2004.)。

低温共烧陶瓷技术(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简写LTCC)是于1982年休斯公司开发的新型材料技术,是将低温烧结陶瓷粉制成厚度精确而且致密的生瓷带,在生瓷带上利用激光打孔、微孔注浆、精密导体浆料印刷等工艺制出所需要的电路图形,并将多个无源组件(如低容值电容、电阻、滤波器、阻抗转换器、耦合器等)埋入多层陶瓷基板中,然后叠压在一起,内外电极可分别使用银、铜、金等金属,在900℃下烧结,制成三维空间互不干扰的高密度电路,也可制成内置无源元件的三维电路基板,在其表面可以贴装IC和有源器件,制成无源/有源集成的功能模块,可进一步将电路小型化与高密度化,特别适合用于高频通讯用组件(王悦辉,周济,崔学民,等.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在材料学上的进展.无机材料学报,2006,21(02):267~276.)。

低介电常数微波介质材料因其微波介电性能好,高频损耗小,适合巴仑、滤波器、天线、模块等高频片式元器件的设计和制造,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对于低介电常数LTCC材料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LTCC基板材料的应用上。对微波电路来说,LTCC基板材料应具有低介电损耗、低介电常数以及高的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对于基板材料来说,必须降低基板材料的εr,研发介电常数小于10,甚至更低的LTCC基板材料以满足高频和高速的要求是LTCC材料如何适应高频应用的一个挑战(黄勇.LTCC玻璃陶瓷基板材料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系,200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共烧陶瓷基板材料,该材料具有烧结温度范围宽、性能高的特点;本发明还提供了该项低温共烧陶瓷基板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的低温共烧陶瓷基板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陶瓷基板材料包括基质材料和陶瓷相,其中,基质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45%~80%,余量为陶瓷相,陶瓷相采用α-Al2O3

基质材料为ZnO、B2O3和Al2O3构成的ZnO-B2O3-Al2O3玻璃,各组分在基质材料中的摩尔百分比为:

氧化锌(ZnO)     30~70%

氧化硼(B2O3)    30~65%

氧化铝(Al2O3)   0~10%。

上述低温共烧陶瓷基板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第1步制备ZnO-B2O3-Al2O3玻璃粉体,其过程为:

(1.1)将ZnO、H3BO3和Al2O3按比例混合均匀;

(1.2)将上述混合后的材料放入高温炉中,从室温以1~5℃/分钟升温至300~350℃,再以3~8℃/分钟升温至1100~1350℃,保温1~2小时,然后将玻璃液水淬,得到玻璃碎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732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