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艾滋病毒的全长基因及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72337.7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2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杨荣阁;童骁;谭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49 | 分类号: | C12N15/49;C12Q1/70;C12Q1/68;C12R1/93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1***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滋病毒 全长 基因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艾滋病毒(HIV)的防治领域,更具体涉及一株HIV病毒的全长基因,同时还涉及一株HIV病毒的全长基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艾滋病毒的药物检验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曾测定多株HIV的病毒全长基因序列,范围涉及HIV病毒的多个亚型。不同亚型的病毒在全球具有不同的流行分布,美国和欧洲的流行毒株以B亚型为主,在非洲和印度的流行毒株以C亚型为主,在我国的流行毒株以泰国B以及B/C重组毒株为主,不同亚型病毒在不同地区和人种中的分布提示病毒序列的差异具有表型的意义,许多的研究也表明艾滋病的疫苗具有一定的亚型特异性,不同亚型的毒株之间难以产生有效的交叉免疫保护。这些事实说明不同亚型的病毒具有不同的免疫原性,不同亚型的病毒也可能具有对不同人种的致病能力。另外,各亚型病毒的酶和配体组份对于艾滋病治疗药物的敏感性以及耐药变异特性也不尽相同,为了今后有效控制中国可能出现的耐药毒株,可能需要针对国内流行毒株进行特征性的治疗药物设计。
要做好艾滋病的防治工作,需要针对具体的流行病毒株采用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因此分离并研究我国流行毒株的全长序列对于我们后期研发相关疫苗以及探索流行毒株的致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流行于中国的B’亚型的HIV病毒全长基因序列最初见于1998年广西的一株毒株RL42(序列号U71182),其后是4株来自我国河南地区采供血感染人群的毒株序列(序列号DQ007902,DQ007903,DQ007901,AY180905)。以上流行于我国的5株B’亚型病毒株基因组序列均未作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艾滋病毒(HIV)的全长基因(05CNHB-hp3),该全长基因分离于中国国内现流行毒株,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有利于研究中国国内流行HIV病毒毒株特有病毒学特性及有针对性开发针对于中国国内流行HIV毒株的各种诊断试剂盒及开发相关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艾滋病毒株的全长基因(05CNHB-hp3)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艾滋病毒的药物检验中的应用(一种HIV病毒的全长基因在制备艾滋病疫苗和预防HIV病毒药物的检测中的应用),以上应用对于中国的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具有更好的针对性。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基于以上各方面应用的设想,提供分离并克隆一株中国流行的HIV病毒的全长基因,以便希望以此序列和此序列表达的蛋白为目标开展疫苗和治疗药物研究。并利用该全长基因开展了基于其中gag基因、gp120基因的疫苗应用以及基于其中逆转录酶基因的抗病毒药物检测的应用,基于该全长基因的实际应用将对中国艾滋病毒防控产生积极影响。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株HIV病毒(艾滋病毒)的全长基因,该全长基因命名为05CNHB-hp3,该全长基因分离于湖北省的一例艾滋病患者,含有该全长基因的质粒(TOPO/05CNHB-hp3)保存于大肠杆菌Top10中,该大肠杆菌命名为Top10/05CNHB-hp3(Escherichia coli Top10/05CNHB-hp3),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日期是2006年6月20日,保藏号为:CCTCC NO:M206056。
A、国内流行毒株全长序列的克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723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