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入光纤线芯的换位导线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63819.6 | 申请日: | 2009-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8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波;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统力电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1/22 | 分类号: | H01B11/22;H01B7/08;H01F27/28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 地址: | 21419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入 光纤 换位 导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入光纤线芯的换位导线,尤其是一种植入光纤增加智 能的换位导线,属于变压器绕组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力变压器的实际运行中,缺少有效的手段来检测变压器的运行 状态,来实时监控变压器关键部位各项参数的变化,提前发现运行中的异常 情况,而都是在变压器发生问题后,再进行事后抢修和分析,这样经济损失 已造成,甚至会因为大面积的突然停电而引起社会不安。为避免因变压器故 障造成更大的损失,有时不得不进行大量的重复设备投资和负荷浪费。如明 明一台变压器就可以满足要求的地方,要设计和安装两台同样的变压器。如 果能找到一种方式,实时监控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就可 以避免更大的故障和损失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植入光纤线芯的换 位导线,既能有效避免故障的发生,又能有效地在故障意外发生后较正确地 对故障原因进行诊断。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植入光纤线芯的换位导线,包括无氧 铜扁线、绝缘漆层、隔离电缆纸、高密度绝缘纸,所述绝缘漆层涂覆在无氧 铜扁线表面形成漆包扁线;在单根线上面和下面沿窄面作同一轴向换位,编 结成集束的换位导线;所述隔离电缆纸放置在两列集束的换位导线间;所述 高密度绝缘纸沿集束的换位导线的轴向长度紧密缠绕在编结成集束的换位导 线外面;特征是:光纤线芯嵌入异型铜扁线槽内;薄膜烧结绕包绝缘层紧密 附在嵌入光纤线芯的异型铜扁线表面,制成光纤线芯的薄膜烧结铜扁线;所 述光纤线芯的薄膜烧结铜扁线与多根漆包扁线排成两列。
所述的隔离电缆纸厚度为0.13mm。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该换位导线除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电 气性能、耐高温、耐高压、耐变压器油等性能外,还有信息感应输送的功能。 通过在换位导线中植入光纤,增加其智能作用,实时监控变压器关键部位的 各项参数,跟踪变压器运行变化,提前发现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 施,减少变压器故障损失,为社会获取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包括开槽的异型铜扁线1、光纤线芯2、薄膜烧结绕包绝缘 层3、无氧铜扁线4、绝缘漆层5、隔离电缆纸6、高密度绝缘纸绕包层7。
本发明所述光纤线芯2嵌入开槽的异型铜扁线1槽内;所述薄膜烧结绕 包绝缘层3是将涂有F46粘结剂的薄膜绕包并通过高频感应加热设备将薄膜烧 结紧密附着在植入光纤线芯2的开槽的异型铜扁线1表面,制成植入光纤线 芯的薄膜烧结铜扁线;所述绝缘漆层5是将绝缘漆涂覆在无氧铜扁线4表面 经烘焙而形成漆包扁线;所述植入光纤线芯的薄膜烧结铜扁线与多根漆包扁 线排成两列,在单根线上面和下面沿窄面作同一轴向换位,编结成集束的换 位导线。所述隔离电缆纸6厚度为0.13mm,其宽度是根据换位导线的列高尺 寸来确定。隔离电缆纸6放置在两列集束的换位导线间;所述高密度绝缘纸 7沿集束的换位导线的轴向长度以一定节距一定重叠厚度紧密缠绕在编结成 集束的换位导线外面。所述多根漆包扁线为6~78根。
植入光纤增加智能的换位导线制成变压器绕组,使用时光纤线芯外接感 应器,实时传送变压器运行变化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统力电工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统力电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38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断路器用铆接静触头
- 下一篇:卡式天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