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焊面罩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1431.2 | 申请日: | 200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2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廷胜;李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6 | 分类号: | A61F9/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焊 面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焊面罩,即应用于电焊过程中对焊工的面部和眼睛形成保护的一种面罩。
背景技术
中国第011375094号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焊面罩,并详细说明了之前电焊面罩的技术现状,所据以改进的电焊面罩包括带有多数小孔的耳朵保护部,突出形成于上述电焊面罩的本体的两侧面;隆出部,在上述电焊面罩的本体的正面部的鼻子和口位置的部位具备多个通气孔;突片,通过穿孔形成轴孔,使上述透视孔的上部两面能进行连接;透视镜,两边突起夹在上述轴孔间的铰链,表面形成防紫外线的涂层,内面一侧突设工作突起;过滤构件,附着于上述隆出部的内面,它能附着、能脱下,内装活性炭;颚托带,具备位于上述过滤构件内面中央部、能附着、能脱下的一次性卫生护垫,一端固定设置在上述电焊面罩的本体内面下部的一侧,另一面连接在上述透视镜的工作突起的引张绳上;和弹簧,连接在上述工作突起上,起能使透视镜关闭的作用。
上述方案主要发明目的是护目镜的便捷开启、实现对焊接工艺所产生有害气体的防护和实现对耳朵的保护。其中,关于护目镜便捷开启所采用了的上述技术手段存在以下问题:1.护目镜自身重量比较重,该方案采用了护目镜的透视镜和涂层同时开启的手段,阻力矩比较大;关于所述弹簧,共知的,弹簧的回复力跟其被压缩或者拉伸的长度成正比,显然,所说的护目镜开启越大,对应的阻力矩就会越大;关于设置在面罩内的开启所述透视镜的驱动机构,考虑到该机构动作的灵活性,必然需要足够的活动空间,而这些活动空间又必然与对有害气体的防护存在抵触,尤其是该方案会形成护目镜开启后所产生的气体通道;关于鄂托带,共知的焊接现场工矿恶劣,鄂托带贴敷于下颌上会影响皮肤的透气性。
2.关于对现场有害气体的防护,出于同样的防毒考虑,该方案所采用了的技术手段可以理解为防毒面罩在该电焊面罩上的应用,只不过该方案作了简化,即上述结构限定了的包括一次性卫生护垫和活性炭层的过滤构件。首先,焊接工艺所产生的有害物质成分复杂,主要包括有毒蒸汽和有害气溶胶,对应地,相应的需要过滤构件必须包括吸附有毒蒸汽的吸附剂层和过滤有害气体气溶胶的过滤层,其中该方案所使用的活性碳属于一种初级的吸附剂层,所起的作用有限;此外,本身作为吸附剂层的活性碳会对气流造成比较大的流阻,再加上一个卫生护垫,必然会严重影响焊工的呼吸,在劳动强度比较大的现场,这是不合适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有害气体防护性能好,护目镜开启方便的电焊面罩,且护目镜开启的驱动机构对有害气体的防护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发明电焊面罩,包括:
本体,在眼睛部位开有通孔,两侧的耳朵保护部上设有连接佩戴用带子的连接孔,且该本体的正面口鼻部位为隆出部;
凸片,位于所述通孔上边缘两侧的本体上,并在该凸片上设有轴孔;
框架,与所述轴孔通过铰轴配合形成一转动副,且该框架内面上端侧边设有工作突起;
驱动机构,动力输出构件连接于所述工作突起端部用于驱动所述框架转动;
护目镜,用于焊工在焊接状态下的眼睛保护;
滤毒组件,设置于所述隆出部,用于焊工对焊接工艺中产生有毒气体的防护;
所述隆出部内侧周边的本体上设有柔性的密封圈,使焊工在佩戴状态下对应该隆出部的内腔在所述本体内侧与外界气密隔离;
所述护目镜包括固装在所述通孔上的第一透视镜和固装在所述框架上并作为护目镜的涂层基体的第二透视镜,并在第一透视镜和第二透视镜的边缘设有磁性构件用于第二透视镜的复位;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作为所述动力输出构件的具有贯穿所述隆出部的平行于所述铰轴的直杆部和该直杆部两端连接的仿形隆出部外部轮廓线的曲杆部的操纵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直杆部中部的齿轮和与该齿轮正面啮合的竖直设置的齿条,其中齿条上端设有相应于焊工下巴的鄂托,下端设有复位装置,且该齿条在复位状态下,所述鄂托与焊工下巴留有0.5~1.0cm的间隙;所述直杆部与所述隆出部间通过密封套形成旋转轴密封;
所述滤毒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隆出部的滤毒罐,该滤毒罐含有用于吸附焊接现场有毒气体的浸渍活性炭和用于过滤焊接现场有毒气溶胶的过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未经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14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盒流水加工设备
- 下一篇:节能环保糊纸机切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