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表箱的防窃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1027.5 | 申请日: | 200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6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彭如家;洪文辉;柯晓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亿兴物业有限公司;彭如家;洪文辉;柯晓琳 |
主分类号: | G01R11/24 | 分类号: | G01R11/2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张梧邨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表箱 防窃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表箱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有效防止窃电的电表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配电技术的提高,电表箱广泛应用于电力供应中,用于准确计量用电量,为了防止窃电行为,市面上常见的电表箱结构,其外壳统一采用铅封的结构,但是在实际使用中,铅封结构很容易被破坏,待电力企业发现后业已发生损失,同时也会产生很多纠纷,特别是在一些集中安装电表的地方,由于无法认定责任划分,往往个体的窃电行为会以破坏其他合法用户铅封为伴随,导致窃电行为难被察觉,不仅电力企业受到损失,个人或企业也会受到影响,扰乱了社会用电秩序。
为防止窃电,电力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社会上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防窃电装置,参考表1所示,这些防窃电装置有些易被破坏,起不到阻止窃电行为的作用,另外,有些防窃电装置采用通信技术,一旦发现窃电行为,即向预设的号码发送报警短信,然而,这种装置仍然存在信号被屏蔽或因电力设施处于地下室信号不足而无法使用,造成防窃电装置形同虚设,再者,前述装置还有一个共同的缺点是在窃电行为实际发生后才通知电力企业,此时已经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表1
有鉴于前述分析,本发明人针对目前防窃电装置的缺陷进行研究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表箱的防窃电装置,其可有效避免误报警,并阻止窃电行为的发送,降低窃电造成的损失.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电表箱的防窃电装置,包括CPU模块、传感器、动作模块、喇叭和通讯模块,传感器在监测到电表箱被打开时向CPU模块发出信号,CPU模块经判断后控制动作模块断开空气开关、控制喇叭鸣叫,控制通讯模块传输报警信息。
上述传感器与电表箱上的锁具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通过对电表箱的开关状态进行监控,同时结合CPU模块内预存的解码信号,一旦电表箱被打开,可智能判断是合法用户还是非法用户进入,避免进行误报警,并可在判断为非法用户时实现多种动作:
(1)适用GSM等先进技术,可利用通讯模块向电力企业甚至指定号码发送短信或拨打电话,第一时间进行报警;
(2)CPU模块一旦判断非法进入,则断开空气开关,实现断电,阻止窃电行为,减少损失,此时CPU模块只有在接收到来自电力企业的正式合法授权后才能重新合上空气开关,恢复送电,更适用于地下室等通讯信号被屏蔽的场所;
(3)控制喇叭发出报警声,通知附近的居民窃电行为的发生,对窃电人员造成警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动作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亿兴物业有限公司;彭如家;洪文辉;柯晓琳,未经泉州亿兴物业有限公司;彭如家;洪文辉;柯晓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10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垫片钻孔用定位模具
- 下一篇:轧管机的钢管旋转送进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