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耐划伤性和熔体流动指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59762.2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8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朴相起;权奇惠;郑珍和;崔真丸;李允揆 | 申请(专利权)人: |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3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英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划伤 流动 指数 聚碳酸酯 树脂 组合 | ||
相关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08年12月26日提交至韩国知识产权局 的韩国专利申请No.2008-0134759的优先权,将其公开内容以其全 文结合于本文中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热塑性树脂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质平衡和优良的可塑 性,由于比重低而代替玻璃或金属。因此,热塑性树脂广泛地用于 各种产品如汽车部件和电气/电子设备等。而且,根据近来电气/电 子设备价格低、减重、规模扩大(scale up)的趋势,采用热塑性树 脂的塑料产品广泛地用于高级设备诸如LCD、PDP、TV、音响等 的外壳材料。因此,外壳材料的功能和外观性能已经变得很重要, 越来越增加了对于防止外部冲击的耐划伤性的需求。同时,应用和 设计与薄膜产品应用一样越来越种类繁多。因此,产品优异的可塑 性是重要条件之一。
具体而言,聚碳酸酯树脂是一种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耐热性、 透明性、耐候性、阻燃性等的工程塑料。因此聚碳酸酯树脂广泛地 用于电气/电子设备、汽车部件、建筑材料等。而在要求透明性和抗 冲强度的领域如透镜中能够使用聚碳酸酯树脂代替玻璃。然而,聚 碳酸酯树脂的耐划伤性非常差。
一般而言,广泛使用的改进塑料耐划伤性的各种方法是,通过 在将杂混材料涂布到模制品表面后采用UV射线硬化表面上的杂混 材料而改进树脂表面耐划伤性的方法,或通过在模制品上涂覆具有 优异耐划伤性的丙烯酸酯树脂或涂上聚氨酯树脂而改进耐划伤性 的方法。然而,这些方法的问题在于由于附加的后处理工艺而导致 费时太长,以及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进行了这样的试验,通过将具有优异耐划伤性的丙烯酸 类树脂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具有优异阻燃性或物理性质如抗冲 强度的聚碳酸酯树脂混合而改进已经具有优异物理性质的聚碳酸 酯的耐划伤性。表示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丙烯酸类树脂由于具有 优异的透明性、耐候性、物理强度和表面光泽度,尤其是耐划伤性, 是改进耐划伤性的合适材料。
然而,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由于低相容性和不同折射率而不 能呈现高度透明性和着色性能。由于聚碳酸酯熔体粘度高,这就限 制了需要薄膜的电气/电子设备外壳的用途,并由于聚碳酸酯具有高 熔体粘度而变得更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能够展示出优异高流度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改进相容性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能够展示出优异透明性、外观和耐划伤性 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能够展示出优异高流度、耐划伤性、 外观和透明性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由这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备的模 制品。
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约40wt%~约99wt%的聚碳 酸酯树脂(A)和约1wt%~约60wt%的具有高折射率和柔性结构 的丙烯酸类共聚物(B)。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进一步含有约 0wt%约60wt%丙烯酸类树脂(C)。
具有高折射率和柔性结构的丙烯酸类共聚物(B)能够是通过共 聚约5wt%~约99.9wt%的一种或多种由以下式1~式2表示的芳族 或脂族甲基丙烯酸酯单体(b1)、约0wt%~约94.5wt%的一种或多种 多官能团不饱和单体(b2)、与约0.1wt%~约40wt%的一种或多种 由以下式3表示的具有高流度的丙烯酸类单体(b3)而制备的共聚 物或其混合物(组合)。
[式1]
其中m为0~10,X选自由环己基、苯基、甲苯基、甲基乙基 苯基、甲氧基苯基、环己基苯基、氯苯基、溴苯基、苯基苯基、和 苄基苯基组成的组;以及
[式2]
其中m为0~10,Y是O和S,Ar选自由环己基、苯基、甲苯 基、甲基乙基苯基、甲氧基苯基、环己基苯基、氯苯基、溴苯基、 苯基苯基和苄基苯基组成的组,
[式3]
其中m为4~20,Z1和Z2每一个独立地是甲基或烃基。
例如,具有高折射率和柔性结构的丙烯酸类共聚物(B)可以具有 约20,000~约400,000的重均分子量,折射率为约1.495~约1.5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第一毛织株式会社,未经第一毛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97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菌组合物
- 下一篇:真空成型机和真空成型品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