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重构任务处理系统、调度器及任务调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59580.5 | 申请日: | 200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0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汪斌强;黄万伟;兰巨龙;曹晓磊;李德华;李鹏;王保进;于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9/46 | 分类号: | G06F9/46;G06F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王宝筠 |
地址: | 45000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重构 任务 处理 系统 调度 方法 | ||
1.一种可重构任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度器、布局器和资 源管理器,其中,
所述调度器,用于提取接收到的任务的时空属性参数,计算所述接收到 的任务的松弛度,生成所述接收到的任务布局的潜在布局时刻表PPTL,并将 所述潜在布局时刻表PPTL发送给所述布局器,以及,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布局 器反馈的布局结果对等待调度队列中的任务进行调度,根据调度结果向所述 资源管理器发送资源状态更新信息;
所述布局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潜在布局时刻表PPTL后,根据所述潜在 布局时刻表PPTL中的各个时刻对所述资源管理器提供的资源进行布局搜索, 得到所述接收到的任务的启动时间及对应的资源,并向所述调度器反馈布局 结果;
所述资源管理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调度器发送的资源状态更新信息时, 更新任务布局区域内的资源状态,并为所述布局器提供三维的搜索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器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提取出接收到的任务的宽度、高度,计算所述接收到的 任务的松弛度;
生成单元,用于利用活动事件队列AEQ提取出在所述任务松弛度内的活 动时刻,生成潜在布局时刻表PPTL,并将所述接收到的任务的宽度、高度及 潜在布局时刻表PPTL发送给所述布局器;
调度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布局器反馈的布局结果,并根据所述布局结果 对等待调度队列中的任务进行调度,如果调度失败,则删除对应的所述接收 到的业务,如果调度成功,则存储所述接收到的任务;
调度结果维护单元,用于对所述调度单元调度成功的任务,在运行任务 队列ETQ和预约任务队列PTQ中建立对应的控制块,维护所述接收到的任务 的启动时刻和布局区域;根据所述接收到的任务的启动时刻和运行结束时刻 对活动事件队列AEQ进行更新;并根据调度结果向所述资源管理器发送资源 状态更新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结果维护单元根 据调度结果向所述资源管理器发送资源状态更新信息具体包括:
当任务布局成功时,所述调度结果维护单元根据调度结果向所述资源管 理器发送资源状态更新信息,控制所述资源管理器将任务布局区域的所有资 源的状态标注为非空闲状态,防止该区域被后续任务占用;在删除任务时, 控制所述资源管理器将被删除任务布局区域内的资源状态更新为空闲,使后 续任务可预约该区域内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器还包括:
活动事件队列AEQ,用于存储任务时间发生时刻以及在该时刻发生的事 件个数,所述任务发生时刻是指任务运行启动和运行结束事件的发生时刻, 在活动事件队列AEQ中的活动事件按照发生时刻顺序存储在活动事件队列 AEQ中,对于在同时刻发生的多个事件只需一个控制块进行维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局器包括:
布局搜索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接收到的任务的宽度、高度和潜在布 局时刻表PPTL后,利用空闲矩阵资源匹配的搜索方式,对所述潜在布局时刻 表PPTL中的离散分布时刻依次进行布局,并对所述资源管理器提供的三维搜 索空间进行空闲区域搜索,得到所述接收到的任务的启动时间及对应的资源, 其中,所述三维搜索为三维资源长方体,所述三维资源长方体是指二维资源 面积和时间维组成的具有时空特性的三维抽象资源模型;
布局搜索结果反馈单元,用于向所述调度器反馈所述接收到的任务的启 动时间及对应的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局搜索单元对所述 资源管理器提供的三维搜索空间进行空闲区域搜索具体包括:
所述布局搜索单元在所述资源管理器提供的三维搜索空间的各个时刻的 资源切片中可容纳所述接收到的任务的连续空闲区域,当空闲区域搜索成功 后,将该空闲区域垂直扫描,以使该空闲区域在后续时间内仍保持空闲状态, 且该空闲区域能被所述接收到的任务连续占用e时间,其中e为任务的运行时 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958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色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实现系统支持多语言资源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