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滴丸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52022.6 申请日: 2009-12-01
公开(公告)号: CN102078583A 公开(公告)日: 2011-06-01
发明(设计)人: 陈子欣 申请(专利权)人: 陈子欣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K9/20;A61P11/14;A61P11/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咳嗽 中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滴丸。

背景技术

咳嗽是一种呼吸道保护性反射,以利于排出痰液与异物等有害物质,故轻度的咳嗽是有益的。但剧烈、频繁、甚至是痉挛性咳嗽,即为病症。咳嗽症状多见于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祖国医学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虽然容易治疗,但若反复多次患病或病后调治失宜,则会转为内伤咳嗽。内伤咳嗽日久不愈,则会导致肺、脾、肾亏虚,演变成为肺胀,而此病缠绵,经久难愈。痰湿咳嗽是内伤咳嗽的一种,其症状表现为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等。

二陈丸是治疗咳嗽的常用中成药,对于痰湿停滞所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等症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二陈丸是将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四味药粉碎成细粉后过筛、混匀后,另取生姜捣碎,加水适量,压榨取汁,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现有的二陈丸存在服用剂量大,小儿服用困难,制作时其溶散时限难以控制。并且二陈丸直接用原药材粉碎加工制成,生产流程长、容易受微生物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滴丸剂。

本发明的中药滴丸是由二陈汤提取物作为药效成分,与适宜制成滴丸剂的基质混合均匀后制备而成,药效成分与基质的重量配比为1∶2~3。

本发明的中药滴丸的药效成分按照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取陈皮250g、制半夏250g、茯苓150g、甘草75g、生姜50g,加10倍量水煎煮2~3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每毫升折合含生药2克,浓缩液加入95%乙醇,至溶液中乙醇浓度为70%,静置24小时,滤过,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液加水稀释至每毫升折合含生药1克,稀释液经超滤,截留分子量1000以下的部分,收集超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5的浸膏,减压干燥得到提取物浸膏粉。

本发明的中药滴丸的基质为聚乙二醇6000。

本发明的中药滴丸的制备方法为:

(1)药液配制:按照提取物浸膏粉与聚乙二醇6000重量份数比为1∶2~3的比例取聚乙二醇6000,并加入聚乙二醇重量份数8~10%的水,于70~90℃保温,使聚乙二醇6000熔融,加入提取物浸膏粉,充分搅拌至混匀,备用;

(2)滴制:将配制好的药液转到贮液器中,密闭并保温在80℃,调节液滴定量阀控制滴速为60滴/分,柱长为140cm,滴入4~10℃甲基硅油中,收集滴丸,用滤纸吸除冷却液,干燥,即得。

中药滴丸剂是近年来在中药丸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它是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吸取现代剂型之所长,并与其它制剂技术相结合,基本能符合现代制剂“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毒性小、反应小、用量小)、“五方便”(生产、运输、使用、携带、保管)的发展方向,故发展非常迅速,滴丸技术不仅在医药制剂中应用广泛,而且还可用于生产各种新型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中药滴丸具有用生物利用度高、疗效好、副作用小、药物稳定性好以及制备简单、质量易控制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中药滴丸。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中药滴丸是由二陈汤提取物作为药效成分,与聚乙二醇6000混合均匀后制备而成,药效成分与聚乙二醇6000的重量配比为1∶2。

本实施例的中药滴丸的药效成分按照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取陈皮250g、制半夏250g、茯苓150g、甘草75g、生姜50g,加10倍量水煎煮2~3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每毫升折合含生药2克,浓缩液加入95%乙醇,至溶液中乙醇浓度为70%,静置24小时,滤过,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液加水稀释至每毫升折合含生药1克,稀释液经超滤,截留分子量1000以下的部分,收集超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5的浸膏,减压干燥得到提取物浸膏粉。

本实施例的中药滴丸的制备方法为:

(1)药液配制:按照提取物浸膏粉与聚乙二醇6000重量份数比为1∶2的比例取聚乙二醇6000,并加入聚乙二醇重量份数8~10%的水,于70~90℃保温,使聚乙二醇6000熔融,加入提取物浸膏粉,充分搅拌至混匀,备用;

(2)滴制:将配制好的药液转到贮液器中,密闭并保温在80℃,调节液滴定量阀控制滴速为60滴/分,柱长为140cm,滴入4~10℃甲基硅油中,收集滴丸,用滤纸吸除冷却液,干燥,即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子欣,未经陈子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20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