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纺织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51692.6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5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房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方园纺织器材厂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1B1/10;D01C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纺织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纺织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良好的吸湿功能的纺织材料。
背景技术
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竹原纤维纵向有横节,粗细分布很不均匀,纤维表面有无数微细凹槽。横向为不规则的椭圆形、腰圆形等,内有中腔,横截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空隙,且边缘有裂纹,与苎麻纤维的截面很相似。竹原纤维的这些空隙、凹槽与裂纹,犹如毛细管,可以在瞬间吸收和蒸发水分,故被专家们誉为“会呼吸的纤维”,用这种纯天然竹原纤维纺织成面料及加工制成的服装服饰产品吸湿性强、透气性好,有清凉感。并且,天然竹纤维具有来源广、性质好、用途广的优点。因此,竹纤维作为一种新兴的纺织原料,由于其优异的绿色环保性能和特殊的功能性,开发出的面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已有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关于制备竹纤维的方法。如中国专利“93108031.2”和“01107139.7”,公开了两种用于工业原料的天然竹纤维的制备方法,但现有技术中尚未有可作为纺织材料的天然竹纤维的制备方法的揭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吸湿功能的纺织材料。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纺织材料,包括涤纶纤维基布,且所述新型纺织材料还包括竹炭纤维。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竹炭纤维的含量为30%~35%。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竹炭纤维为纺织用纤维。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采用这种新型的纺织材料所制作出来的纺织产品,吸湿性强、透气性好,且天然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纺织材料,包括涤纶纤维基布,由于涤纶纤维的吸湿性差,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所述新型纺织材料添加有一定含量的竹炭纤维。所述竹纤维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获得:以竹子的青篾或/和黄篾为原料,经加热处理工序,热处理后的竹篾经撕裂工序制成竹麻,或不经加热处理工序,直接经撕裂工序制成竹麻;竹麻经酸处理、碱处理、捶打工序、清洗漂白工序、浸油焗油工序、发酵工序和梳理剪切工序而得天然竹纤维成品。
所述竹炭纤维为纺织用纤维,经利用数字图像处理原理结合MATLAB图像处理工具箱测定了竹炭涤纶纤维的孔隙率,表明了竹炭涤纶纤维内部存在丰富的孔隙,具有良好的吸湿、放湿和吸附性能。通过对竹炭涤纶纤维纱线、竹炭涤纶/棉混纺纱及纯棉纱线力学性能的测试分析,研究得出竹炭涤纶纱线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能且初始模量较棉纱小,即竹炭涤纶纤维较为柔软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竹炭涤纶纤维织物具有优良的吸附性、悬垂性、刚柔性及一定的抑菌性能。
进一步地,综合织物主要性能研究的结论,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产品开发时织物中竹炭涤纶纤维含量在30%~35%左右为宜。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原料选择、织物组织、退浆工艺、染整工艺等多方面着手,设计试制了家纺用抗菌面料,其透气性、悬垂性能等均有明显的改善,达到了设计目的。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采用这种新型的纺织材料所制作出来的纺织产品,吸湿性强、透气性好,且天然环保。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方园纺织器材厂,未经常熟市方园纺织器材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16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