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土新材料合金白口铸铁耐磨微球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51475.7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4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元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市南洋铁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7/10 | 分类号: | C22C37/10;B22D27/00;B22D13/06;C21D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23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新材料 合金 白口 铸铁 耐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合金白口铸铁耐磨微球,适用于低冲击磨料磨损条件下的研磨体,如:小尺寸磨球,磨段等。
背景技术:
耐磨微球是用于粉体工程的一种辗磨介质,广泛应用于磁材、水泥及超细粉加工等行业,仅国内年耗量达几十万吨,为了提高耐磨微球、铸段的硬度及综合机械性能,降低在使用中的消耗,各生产企业及科研单位均在不断地探索和研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并开发出了高铬合金铸铁耐磨微球、中铬合金铸铁耐磨微球、低铬合金铸铁耐磨微球、合金钢轧制耐磨微球等,尽管这些产品已被用户接受,但各自都存在严重的不足之处,高铬合金铸铁耐磨微球经淬火处理后硬度高,综合机械性能好,在使用中消耗低,但铬含量高(>10%),消耗国家铬资源,同时采用砂型铸造或腊模铸造,造成环境污染,工艺出品率低(以¢10mm微球为例,工艺出品率<35%),能耗高;中铬合金铸铁耐磨微球和低铬合金铸铁耐磨微球硬度低,在使用中消耗高,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与高铬合金铸铁耐磨微球相同,砂型铸造或腊模铸造,污染环境,出品率低(以¢10mm微球为例,工艺出品率<35%),能耗高;合金钢轧制耐磨微球生产效力低,能耗高,成本高,在使用中消耗高,为此,研发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一代耐磨微球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稀土新材料合金白口铸铁耐磨微球,铸造的微球硬度高,使用中消耗低,与高铬合金铸铁耐磨微球同等,可完全取代现有市场上销售的所有金属耐磨微球。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稀土新材料合金白口铸铁耐磨微球,其特征在于:稀土新材料合金白口铸铁耐磨微球中含有化学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C:3.5-3.9,Cr:1.0-3.0,Si:0.3-0.9,Mn:0.4-0.8,S≤0.09,P≤0.09,其余为Fe。
所述的稀土新材料合金白口铸铁耐磨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新材料合金白口铸铁耐磨微球在铸造过程中,在铁水中加入重稀土变质剂处理,重稀土变质剂加入量为铁水重量的0.5-1.2%。
所述的稀土新材料合金白口铸铁耐磨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新材料合金白口铸铁耐磨微球是通过金属型离心铸造成型工艺生产,然后通过余热回火或180℃-270℃低温回火后直接使用。
所述的稀土新材料合金白口铸铁耐磨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新材料合金白口铸铁耐磨微球规格为:¢6、¢8、¢10、¢12.7、¢15、¢17、¢20、¢25。
所述的稀土新材料合金白口铸铁耐磨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新材料合金白口铸铁耐磨微球采用的金属型离心模具,型腔成多组合放射形串联排列。
所述的稀土新材料合金白口铸铁耐磨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新材料合金白口铸铁耐磨微球采用的重稀土变质剂是龙南县龙钇重稀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钇基重稀土抗磨合金铸铁变质剂,该变质剂的化学成分重量%为:RE5-60%Si5-50%,Ti2-15%,BO-10%,MgO-10%,AlO-20%,NbO-15%,VO-15%,Ca0.5-15%,BaO-15%,Y为RE重量的40-99.9%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为RE重量的0-60%,余量为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新材料合金白口铸铁耐磨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新材料合金白口铸铁耐磨微球外形为球状,各规格尺寸通过金属模型腔控制,直径公差为±1mm。
所述的稀土新材料合金白口铸铁耐磨微球中还不可避免含有杂质成分。
本发明是在低铬合金铸铁耐磨微球的基础上提高碳的含量、在铁水中加入0.5-1.2%的重稀土变质剂、而后采用全金属模离心铸造激冷工艺成型,提供了一种稀土新材料合金白口铸铁耐磨微球。
本发明微球材料,采用中频电炉熔炼,原材料采用优质炼钢生铁、优质废钢,采用铬铁、锰铁、硅铁进行调质,铁水中各化学成分符合铸铁耐磨微球材料的要求后,将重稀土做变质剂直接加入铁水包中,然后用于向金属型中浇铸,生产耐磨微球。
本发明中各化学成分的含量均经过了科学论证与研究:
C:3.5-3.9%
碳的作用是形成高硬度的碳化物,从而获得良好的耐磨性,随着碳含量的增加,碳化物随之增多,产品硬度也随之提高,从而提高了耐磨性,碳含量过高,材料韧性下降。
Cr:1.0-3.0%
铬的主要作用是与碳形成高硬度的铬系碳化物,提高材料的耐磨性。
Mn:0.4-0.8%
锰的作用是提高材料铸态白口化程度,脱硫、脱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市南洋铁球有限公司,未经宁国市南洋铁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14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