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用旋风燃气灶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9015.0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6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龙康;王胜刚;孙景斌;刁永利;石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4C3/00 | 分类号: | F24C3/00;F23L5/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旋风 燃气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家用旋风燃气灶。
背景技术
家用燃气灶是人们生活中,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特别是近年来,科技的发展,环保的要求,人们对使用气体类、液体类、气液混合类用作燃料的家用燃气灶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但是,伴随着能源危机,燃料价格提高,必然向社会要求提供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家用燃气灶。
目前,传统家用燃气灶经常出现未燃烧的分子随尾气排出,造成燃烧不完全,燃料燃烧率低,燃烧的温度也低,形成燃烧分子逃逸现象。燃烧分子逃逸得越多,就越浪费燃料,越减低燃烧率,更加污染空气,不能够符合现代化社会的需求;同时,达不到家用爆炒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家用旋风燃气灶,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烧不完全,燃料燃烧率低,燃烧的温度也低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家用旋风燃气灶,具有下炉体和上炉体,下炉体与上炉体的下端口相连,下炉体底部与送风装置连通。
所述的家用旋风燃气灶,送风装置采用直流电压风机,直流电压风机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下炉体连通,直流电压风机的输入端连接电源。
所述的家用旋风燃气灶,直流电压风机的输入端通过电线连接电源,该电源为直流调速电源。
所述的家用旋风燃气灶,燃气出口端设置于下炉体中,在燃气出口端外侧与下炉体之间设有与上炉体相通的通道,在所述通道上安装旋风板。
所述的家用旋风燃气灶,在下炉体的侧壁开有与上炉体相通的辅助送风腔。
所述的家用旋风燃气灶,燃气出口端为凹球形结构,在所述凹球形结构的上表面开有通气孔。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在家用旋风燃气灶上设置有直流电压风机,可以根据需要用调节风机电压的方式调节供风量的大小。
2、在没有风机的情况下,家用旋风燃气灶的温度仅为760℃。而采用本发明之后,家用旋风燃气灶的温度可达到1000℃至1050℃,适于家用爆炒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炉体;2下炉体;3风机;4电线;5电源(直流调速);6燃气管接口;7燃气阀;8燃气出口端;9旋风板;10辅助送风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家用旋风燃气灶主要包括上炉体1、下炉体2、风机3、电线4、电源(直流调速)5、燃气管接口6、燃气阀7、燃气出口端8、旋风板9、辅助送风腔10等,具体结构如下:
下炉体2与上炉体1的下端口相连,燃气出口端8设置于下炉体2中,在燃气出口端8外侧与下炉体2之间设有与上炉体1相通的通道,在所述通道上安装旋风板9,在下炉体2的侧壁开有与上炉体1相通的辅助送风腔10。
燃气出口端8通过送气管道连接送燃气装置,在所述送气管路上设置有燃气管接口6和燃气阀7;下炉体2底部与送风装置连通,送风装置可以采用直流电压风机3;直流电压风机3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下炉体2连通,直流电压风机3的输入端通过电线4连接电源(直流调速)5。
燃气出口端8为凹球形结构(即:燃气出口端8为两个凹形球面构成),在所述凹球形结构的上表面开有通气孔。
工作时,燃气(如:煤气或天然气)通过送燃气装置经送气管道至燃气出口端8;直流电压风机3根据需要为燃气灶供风,风(空气)通过直流电压风机3进入下炉体2,再沿燃气出口端8的凹球形结构外侧、经旋风板9进入上炉体1。同时,风(空气)也通过辅助送风腔10进入上炉体1,辅助送风腔10的空气是用来补充燃气和空气混合燃烧时的空气不足。
本发明利用凹形球面的压差结构,使火焰于燃气出口端的上表面凹形球面的球心处旋转上升。由于凹形球面的球心为零压点,通过旋风板内空气的旋转与来自辅助送风腔的空气形成的压力共同作用下,使燃气在凹形球面内形成涡流旋转气流,燃烧生成的火焰呈旋风状喷出。由于燃气的燃烧路径增多和燃烧时间增加,因此在上炉体内得以更充分的燃烧,实现高效、节能、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90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防堵防沉浆分流调节阀